明清张氏正七品以上官员27名 平原县张辛张氏是一宗大家族。乾隆五十六年(1791)张牧村重刻《张氏族谱》,欧博abg尊善为始迁祖。清平进士刘湄在族谱《序》记述:“平原张为吾东望族,庠序中几半,一邑举甲乙榜者,自前明至今亦累累不绝。” 明清两代,张氏家族功名人物:进士五名、举人十六名、贡生63名、武职3名,计87名。其中:正七品以上名官员: 一 进士五名 张国柱,字维桢,号宁宇。张氏八世。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进士,官至陕西右布政使(从二品)。 张完臣,字清岳,号良哉(国柱子)。清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进士。历任四川、陕西布政使(从二品)。 张自涵,字闳中,号施普(永鏊三子)。张氏十世。清顺治五年戊子(1648)举人,六年已丑(1649)进士,迁安知县,历升刑部郎中,欧博官网宁武兵备道、河南分守道,终贵州安平道副使(从四品),崇祀乡贤、河南名宦祠。 张予介,字济和(方载三子)。张氏十二世。乾隆元年丙辰(1736)进士,任新阳知县。 张〔曾羽 〕(zēng) ,字叔举(予正三子)。张氏十三世。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进士,内补光禄寺少卿,诰授中宪大夫(正四品)。 二 举人十名 张援,张氏十世,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武举,候选卫千总(正六品)。 张烶,字岱麓。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经魁,为河南武陟令。 张敬,字子聚。由举人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任罗山知县。以才望加光州知州衔,仍知县事,欧博擢刑部员外。历升刑部贵州司郎中(正五品)。 张石,敬子,顺治初,以保举任建德知县。 张方晋,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举人,山西长子县知县。 张楙枚,张氏十一世,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举人,广西贵县知县,升任西城兵马司指挥。 张予治,字协中,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举人。陕西肤施县知县。 张予定,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解元(乡试第一名),河南温县知县。 张承寯,张氏十四世,乾隆六年辛酉(1741)举人,欧博娱乐揀选知县。 张露霑,张氏十六世,道光二年壬午(1822)科武举,南昌卫领运千总守备衔,敕封武略骑尉(正六品)。 三 生员十二名 张德恒,字贞在(柱二子),武庠生,以功授,历升临清协副将(从二品),诰授骁骑将军。配赵氏,诰封恭人。 张炯生,字含可,号冰壑(自浣孙,楙枝子)。张氏十二世。廪贡生。历任湖北安陆府知府(正五品),诰授中宪大夫。 张元培,字植庭,号省斋(楙枚孙,炯生子)。张氏十三世。岁贡生。东城兵马司正指挥(正六品)。 张霈霑,字润皋(鹏龄子),武庠生,抚标左营千总(正六品),因河防出力保守备,尝戴蓝领,肃清案内钦加都司衔,赏花翎。诰授宣武都尉。配信氏、杜氏,诰封淑人。 张德贲,字文若,张敬孙,清顺治丙戌(1646)岁贡生。江南繁昌县知县,调江西进贤县知县。清初东门外有士味园,文若先生之别墅。 张德谦,贡生,顺治十年(1653)任仁化知县,皇帝敕命“奉天诰命”保存至今。张方佳,雍正己酉(雍正七年,1729)拔贡,湖南城步县知县。 张敟,字建六(张牧村次孙)。贡生。云南楚雄府知府(正五品),署昭通府知府,广东肇罗道(正四品),赏戴花翎,钦加三品衔,诰授通议大夫。 张璥,字衡甫,号问珊,一号牧孙。贡生。历任刑部陕西司员外郎,广东司行走,坐办福建司事,兼督捕司减等处、督催所司务厅赎锾处,总办秋审处;钦差仓场、户部监督,海运北新禄米本裕等仓监督;浙江温州府知府,赏戴花翎;署金华府知府,钦命甘肃平庆涇盐法驿传兵备道;钦派办理山东省西北一带团练事,宜盐运使司盐运使,钦加二品衔,诰授资政大夫,晋授荣禄大夫。 张惠承,字子霖,号晦岩(敟子)。贡生。直隶候补知县,署新乐县知县,直隶州用,钦加运同衔,诰授中宪大夫(正四品)。 张锡承,张氏十六世。光绪年《张氏族谱》记作:元绶,字子若,号讷庵(璥子),贡生,太常寺典簿,光禄寺署正(正五品),钦加盐运使司盐运司衔,诰授中宪大夫。 张鼎臣,字森林(霈霑次子)。张氏十七世。武监生,五品衔,蓝翎把总(正七品)。 上述文臣武将,曾为国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先后载录乾隆《平原县志》、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及平原《张氏族谱》。是平原县重要的历史人物。 王玉杰/文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