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注 中国科学院大学 编者按 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传统源远流长。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教师特殊的使命,欧博新时代更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殷殷嘱托,要做好老师、做“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他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党委宣传部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聚焦国科大教师队伍中的“两院”院士,全国优秀教材编写者、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国科大“李佩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学科带头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国科大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科学家“大先生”风采。 本期,国科大官微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第二季第一集,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春,聆听这位“大先生” 的科学课。 点击播放《大先生的科学课:李家春院士》 李家春,1940年出生于上海市,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曾获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奖励、周培源力学奖、国科大李佩教学名师奖等。 座右铭:探索未知,其乐无穷;锲而不舍,欧博娱乐持之以恒。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投身科研事业 1962年,国家恢复全国研究生统考制度。在此机遇下,李家春报考了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郭永怀先生的研究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为一名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生,从此踏上了科研之路。 他说:“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作出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航天科技成为前沿研究方向,是国家战略需求,也成为我的首选,而后很幸运能成为了郭永怀先生的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到国家重要研究任务中。” 李家春始终不忘郭永怀先生的教诲,身体力行,立足国家战略需求。60余年来,他坚守科研一线,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工作,在流动的非线性问题和力学中数学方法领域做出理论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为力学学科发展作贡献。 郭永怀(右一)指导研究生(左一为李家春) 立足人才培养需求,投身教学工作 1980年,欧博allbet李家春踏上了教学之路,在90年代开始带研究生。李家春分享到在郭永怀先生身边做研究生的岁月里,在科研及教育方面都深受感染。 郭永怀先生曾与他谈到:“我们回国不只是为了搞科研,主要是为了培养下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你们及你们以后的一代两代三代人要做铺路石,还要把这个工作做下去。” 这也成为了李家春承担教育工作的动力。 李家春在科研指导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并扎实掌握基础课、专业课与交叉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与学科交叉融合学习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他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差异,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在40余年的教育工作中,李家春立足于国家人才培养需求,深耕教坛,钻研如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结合不同时代背景和需求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 李家春作报告《为了未来的力学研究》 李家春谈到:“我从1980年开始上课,2010年以后国科大有了力学专业本科生,不同时代的学生的情况有所不同。” 在20世纪80年代,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非常强烈,尽管他们基础理论扎实,且非常优秀,欧博百家乐但对于国际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了解较少。作为教师,李家春主要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学生们逐渐对相关领域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有了了解,国内研究水平相对来说也有所提升,在这个阶段,他的教学更注重结合国内的重大需求进行讲解。 “如今,新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但是往往对知识了解的深度与动手能力不够,教学工作需要结合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动力。钱学森与郭永怀,都是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都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并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就坐落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校园内,在课程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及实践活动,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明确使命与担当,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李家春说道。 李家春在备课 立足青年教师引导,投身传承建设 至今,李家春仍坚持在教学一线,为“郭永怀力学实验班”本科生讲授《工程科学概论》课程,带领青年教师授课团队精心编写了独具特色的讲义资料,采用讲授与实践作业并重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融入郭永怀先生的人生经历及学术贡献,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并重。 《工程科学概论》课程是工程科学的一个概论课,主旨在于让学生能够了解工程科学全貌,李家春与青年教师交流强调,“一定要对整个工程科学都有所认识与了解。” 第一,了解工学科学思想是什么? 课程要通过历史上中国科学的成就了解工程科学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贡献,把工程科学、科学家精神教育结合起来。 第二,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全局性认知,构建全面的知识架构,为学生铺设全面的知识路径。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不是先说细节,再了解全貌,而是先带领学生对知识体系有全面的了解,而后再把某些重要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快速的掌握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上去,“我们要培养的是未来工程科学家,而不是一般的工程师。”李家春说道。 李家春为本科生讲授《工程科学概论》 李家春与青年教师座谈 李家春作为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首任院长,重视凝聚教师力量,培养青年人才。 他常与青年教师提到:“一定要站在学生的位置考虑培养与教育问题,不是单纯以完成课题作为主要目标,而是要把学生培养和科研任务结合起来。在科研指导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要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同时,身教是最好的示范,导师不仅仅在科研上,在为人处事、心理健康等各方面都要做好引领工作,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发展。”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分享人生感悟 李家春是一位科学家、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前辈。 他温和耐心地引导着后辈,让青年在理解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坚定。 李家春谈人才培养 谈及新时代青年如何能更好地发展,李家春认为,“人生三部曲:偶像-兴趣-事业。首先,在童年时期需要确立自己的一个偶像,培养对某一领域的兴趣,比如说当年华罗庚、钱学森,就是我的偶像;其次,要对具体的问题有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把一件事情做好;最后,循序渐进,确定自己的人生事业。这样青年成长及发展才能更加扎实与稳健,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除此之外,李家春勉励学生务必精通学业及各项技能,全面发展。 第一,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学习与科研中有些知识要仔细读,在相关领域可以更加专业与深耕;现在出现很多交叉领域,所以要泛读,从而拓宽知识广度,加强交叉融合。 第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理论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不断反馈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研究工作必须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人民。 第三,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青年教师,如果只做科研不教学,基础不扎实;如果只教学不做科研,知识领域不能更新。两者相辅相成,必须结合发展。 最后,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既要继承前辈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科学才能继续发展;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特征,创新科技,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科研为舟,教育为帆。李家春用自己的言行,激励着国科大青年学子心怀家国、志存高远,不断追寻真理,勇攀科学高峰。 走进国科大“大先生的科学课” 如何讲好上百人的科学课?院士有招! “交流不分年龄”,这位院士传授毕生所学! 选择这个专业,“别人会羡慕我们” 从“牧马人”到科学家,“是专业选择了我” 再突破!全球前千分之一,国科大+1 国科大科研,新突破! 国科大2025月历,上新!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原标题:《偶像-兴趣-事业!走进这位院士的人生三部曲》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