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欧博abg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全党全国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时刻,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教育人以自己的情怀与奋斗,为2021年留下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记。 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之大者”。这一年,教育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增强育人担当,不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责任担当,饱含更深情怀。这一年,教育战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放眼更长视角,立足更大格局。这一年,“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特色更加鲜明,“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举措更加有力,“建设教育强国”步伐更加稳健……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昂首向前 “当前,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目标,开始迈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这样说。 回首即将过去的2021年,学前教育迎难而上奋力改革,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老百姓对“上好园”的需求。 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今年1月,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传递出“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信号,而目标任务的第一项,就是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2%。经过10年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目标,下一个目标该怎么定?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以人口集中流入地、农村地区和‘三区三州’为重点,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学位400万个以上。”今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擘画了发展新蓝图。 实际上,我国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区域性、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伴随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的快速流动和城镇化推进,一些城市普惠性资源不足、布局不合理、幼儿园“大班额”等问题还会更加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持续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来逐步化解。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今年7月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水平,实现幼有善育,是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三孩生育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 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其所辖的4区、6市、2县公办园占比差距大,有的地区不足30%,城区公办学位紧张的现象尤为突出。针对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潍坊计划3年内全市建设公办园360所,新增学位9.02万个,以满足老百姓入优质公办园的新需求。 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补齐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板,这是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部署。这一部署,正在各地落实为实实在在的计划和行动。 在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上持续发力 “减负减负,越减越负”曾经是困扰基础教育的痼疾,而小学与幼儿园两个学段相互分离、互不衔接,造成了很多儿童入学适应困难,学业压力向下传导,家长普遍感到焦虑,加上校外培训机构推波助澜,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前教育的“小学化”。 改革在关键处发力。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中两个附件《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分别对幼儿园的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的入学适应教育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引。 “《指导意见》的出台,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紧迫任务,是规范办学行为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说。 回顾过往,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路上,国家在推进幼小衔接上持续发力。 2018年11月,《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2019年7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今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欧博官网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一场前所未有的“双减”之战迅即席卷全国。 今年4月以来,各地纷纷制定了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实施方案,遴选实验区和试点园(校)。内蒙古开展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幼小双向衔接示范区、试点园(校)创建工作,以典型引领推动全区到2022年秋季全面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吉林省长春市以全链条教育改革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建立了6个幼小衔接实验区,完善“61+35”试点园(校)深度合作机制。 随着各地试点工作的推进,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正慢慢形成,学校、幼儿园、家长对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可持续性有了更多的认识。 与此同时,引领科学保教的“安吉游戏”也在各地大力推广,一场场“把游戏权利还给儿童”的改革,在各地实验区的幼儿园里静悄悄地发生,改变着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 完善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随着普惠性资源持续扩大,解决好普惠园“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问题极为迫切。“学前提升计划”要求各地以提供普惠性服务为衡量标准,科学核定办园成本,明确分担比例,统筹制定财政补助和收费政策,合理确定家庭支出水平。 显然,逐步提高财政投入水平是民众所盼。今年,中央财政下达2021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198.4亿元,较上年增加10亿元,增幅5.31%。值得注意的是,发展资金在以往基础上,新增了“支持提高保教质量”的方向。 一年来,各地在健全经费投入与成本分担机制上有不少新探索。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综合办园成本等因素,对普惠性民办园按5个等级进行补助;对高收费高成本转型的小区配套普惠性民办园,按照每年1万元和1.2万元的标准拨付生均定额补助,有效支持了普惠园健康发展。 完善普惠保障机制,不仅要解决“财”的问题,还要破解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待遇保障这一“人”的瓶颈问题。 “配足配齐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这些国家政策文件中强调的要求,各地在创新性实践中,加快了落实的脚步。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按“每班一个公办一个合同制教师”的标准给公办园配备教师,并明确了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对标义务教育阶段,与中小学教师同步、同幅增长。“这几年,在编幼师工资每年都有较大增长,合同制教师也一样,年薪一年一核,同步增长。”萧山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骆静说。 幼有善育,离不开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今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提出四大能力要求:师德践行能力、保育和教育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倒逼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紧接着,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建立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开展师范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机制。” “深化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儿童、支持儿童发展的实践能力”“学前提升计划”对师资培养提出“突出实践导向”更为具体的要求,必将为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夯实更牢固的人才基础。(本报记者 纪秀君) 义务教育:提升质量步稳蹄疾 年终岁末,一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甘肃全省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这不仅是甘肃省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圆满收官,我国义务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当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由“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新命题。如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回应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2021年,中国义务教育在质量提升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破解顽瘴痼疾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12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双减”名列其中。 学生的作业量减轻了、睡眠时间变长了,家长不用再为没时间接孩子发愁了……“双减”成为老百姓口中高频词的背后,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教育获得感。 曾经,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是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校外培训的野蛮生长,干扰了正常的校内教育秩序,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这些顽瘴痼疾该如何解决? 一场前所未有的“雷霆行动”就此展开。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审议通过。7月24日,《意见》全文发布,“双减”正式与公众见面。 加强作业管理、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双减”工作坚持校内校外两翼并进,条条政策都切中当下教育痛点,以系统观念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双减”落地需要有小切口。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是切实关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5个方面,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具体现实问题。早在2021年初,教育部就先后印发5个专门通知,对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作出规定,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问题,为“双减”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各方以高度的政治站位落实“双减”。教育部将“双减”作为今年部党组的“一号工程”和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全力推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以《意见》为总纲领,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20余个文件。从学科类培训范围界定到培训材料、培训人员管理,从查处变相违规培训到加强预收费监管,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各地各校积极行动起来,欧博因地制宜制定“双减”实施细则。在浙江绍兴,一场以“多元分层,精准提质”为行动内核的作业设计改革在全市中小学迅速铺开;在南昌、青岛等地,信息技术正成为提升作业质量的“利器”,让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上海市教委以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和研究为着力点,以活动项目、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为载体,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教与学方式变革…… 为做好课后服务,多地保障课后服务时间,创新课后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沈阳市规定,小学放学后依次开展1小时普惠性课后服务和1小时个性化课后教育,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可提供延时服务;四川省德阳市聘请专业人员,引入志愿者,研发“古蜀探秘”“德阳潮扇代代传”等课后服务校本课程300余种…… “过去是跟风上培训班,花钱不说,啥也学不到。现在,孩子在校有老师提供课后辅导,晚上还能和我们一起散步、打乒乓球,锻炼身体,每天都有精神和学习冲劲。”甘肃一位学生家长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截至12月20日,全国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培训市场虚火大幅降温,广告基本绝迹,资本大幅撤离,野蛮生长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学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规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以校外培训治理为突破,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抓手,“双减”不仅是一次对“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畸形格局的纠偏,更是吹响学校教育强势回归的号角,奏响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进行曲。 完善保护体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今年秋季学期伊始,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校学生保护专员正式上岗,当学生在认为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寻求学生保护专员的帮助。这一岗位是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要求而设立的。 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开始施行,这标志着国家再次以法律的名义为新时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职责,也是学校的法定义务。近年来,学校未成年人保护中仍然存在着对保护职责认识不全面、相关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系统整合现有制度,构建新时代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制度体系。 教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生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基层学校。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就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概括式列举了教育惩戒的措施,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指导的同时,也给学校制定相关的校规校纪留下了一定的自主空间。 作为教育部第一次就未成年人保护制定的专门规章,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重点围绕“谁来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等问题,系统构建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制度体系。针对学生欺凌、校园性侵害等社会关注度高、对学生合法权益损害重大的问题构建了专项保护制度,完善了相应的防治工作机制。 “这对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指南,比如针对校园欺凌,《规定》提出了一系列防控要求,包括预防欺凌教育、预防机制、欺凌制止、欺凌处置等。这对学校来说很有帮助。”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小惠表示。 在全面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网络的同时,过去一年,教育部把目光投向近视、超重肥胖、网络游戏成瘾等未成年人的成长痛点,与其他部委联合出台政策举措,各个击破。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全社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今年4月底,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聚焦近视防控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开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等8个专项行动。 在“健康第一”理念指引下,2021年6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对适应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规范学校营养与健康相关管理行为作出要求。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深化学校健康教育改革,夯实学校卫生条件保障,构建高质量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影响身心健康,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21年10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内容建设、时段时长、学校管理、家校协同和部门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做好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聚焦关键领域全面提高育人水平 今年9月,北京市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多了一个身份——革新里小学校长。这所在区域内实力较弱的小学一跃成为可以期待的优质资源校。消息传开后,周边百姓无不欣喜。 当前,人民群众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实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驶入新时代的义务教育,必须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关键领域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师队伍是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瞄准教师队伍建设的痛点、难点,各地在改革校长和教师交流机制、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减负等方面大胆突破。 打破“名校壁垒”,北京市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轮岗。在全区范围内,欧博娱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印发了教师减负清单,建立统筹规范相关制度,完善专项配套制度,健全教师减负体制机制。 发展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急需一大批好教师。从源头入手,今年8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推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调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尽锐出战,以定向培养的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 今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骨干教师、校园长开展精准培训。 教育信息化正在成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利器”。今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巩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成果,促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加快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各级地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建设、精心打造“同上一堂课”……实践充分证明,信息技术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该指南坚持面向未来、尊重规律、问题导向与着眼实施,明确了扭转不科学评价导向、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具体行动路径,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为遵循,9月,教育部印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进一步完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该方案确定德育、语文、数学等9个学科领域,新增了劳动教育领域、心理健康领域、英语学科,实现了“五育”并举。 义务教育一端连接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一端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向着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目标,义务教育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积蓄力量。(本报记者 焦以璇) 职业教育:完善体系聚势而起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职业教育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首次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施行20多年的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进一步疏解。 一个大会、一部法律、一个意见,再加上此前的“职教20条”和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筑牢。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国家需要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人民呼唤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道路上聚势而起,展现出了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和旺盛的生机活力。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更加巩固 回望2021年,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更加巩固,促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的改革接续落地。 职业本科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的纵向贯通成为可能。细数一年来职业教育的大事小情,职业本科教育的学校、专业、学位相关制度纷纷出台,稳步推进,令人欢欣鼓舞。 年初,新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对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设置了247个职业本科专业。同时,发布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职业本科专业设置管理的国家制度正式建立。 年末,国务院学位办明确,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与普通本科学位证书在就业、考研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给2022年即将毕业的第一批职业本科毕业生吃下一颗“定心丸”。 在开局之年的2021年,湖南、广东等多个省份发布的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都提到支持本省“双高计划”校办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标准建设若干职业技术大学。 目前,全国已有32所职业本科院校开始招生。从试点先行,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本科教育正走向全面实践,更好地满足民众对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在畅通职业教育内部衔接通道的同时,这一年,我们也看到了各地的政策设计在着力打通普职融通的招生、升学堵点,缓解教育焦虑,让职业教育成为学生和家长的主动选择。 2021年是广州“新中考”落地第一年,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和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及以上重点特色专业,首次和普通高中一样,在第一批次招生且设置录取最低控制线,吸引了一批学业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均衡的学生报考。34个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100%,备受考生青睐。 对青岛市8010名普高学生来讲,2021年是他们作出人生关键抉择之年,他们经过在普通高中的一年学习后主动转入职业学校,未来还可以通过中高职贯通培养、“职教高考”等方式走向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道路。 在南昌,作为试点的第十八中学和第二十三中学,2021年首次开设工艺美术、民航运输服务、飞机设备维修、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航空服务等5个职业教育专业,探索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双轨升学培养模式。 2021年,“普职比”的热议引发了家长焦虑。其实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招生“大体相当”。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家长焦虑孩子读职校,其中一个原因是担心孩子将来不能上大学,没有出路。 民进中央的调研显示,很多地区中职学生升学比例已经超过50%,一些地区甚至达到70%以上。制度如何回应中职学生的升学需求?这一年,“职教高考”的图景越发清晰,脚步越来越近。 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629号建议答复时表示:“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 2021年底,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提出“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 这一提法已在山东、江西先行先试。明年春天山东将正式实施只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由1万增加到7万人左右,更多职校学生将通过“职教高考”实现技能与学历的双提升。江西今年在“专升本”项目中,已经启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试点,并且表示将出台“职教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所有的制度设计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1年,职业教育向社会传递出更加明确的信号——职业教育“立交桥”可以走通另外一条人生路,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聚焦发展质量提升职教吸引力 职业教育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国家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有为才有位,职业教育只有聚焦自身发展质量,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教育类型。 近日,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2届本科生专场招聘会上,37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700多个岗位,平均年薪高达9万元,而应届生只有900人。第一批职业本科毕业生还未“上市”,就已经受到企业青睐。 高质量的毕业生是职业教育的品牌和代言人。由于面向市场、面向岗位培养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普通高校已不稀奇。2021年,职业教育不满足于学生“能就业”,继续向“就好业”发力。 “就好业”需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2021年是职业教育响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积极进行专业调整的一年。 “今年以来,明显可以感觉到国内的智能汽车越来越多,一些IT巨头纷纷加入这场产业变革,人才需求量每年都在翻番。”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校长罗先进介绍,学校今年设置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并且对接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全面优化专业结构,新增6个、合并4个、更名10个、撤销2个专业。 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印发,更新升级一批现有专业、适度超前规划一批新专业、淘汰一批落后专业,新目录全面对接“十四五”规划并面向2035年进行前瞻性布局,推动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 比如,在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新增集成电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专业。在回应社会民生关切上,设置婴幼儿托育、智慧健康养老、现代家政等专业。在服务新职业上,针对“全媒体运营师”新职业,设置全媒体电商运营、网络直播与营销等专业。 专业设置贴近产业发展解决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这还不够,“就好业”还需职业教育在育人方式上持续推进改革。 2021年7月,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首批认定了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和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既有“世界前沿、大国重器”,也有“专精特新、单项冠军”,21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数城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校生超过20万人。 可以预见,当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提炼上升为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将向纵深推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2021年,高职专科英语、信息技术两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一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标准发布,进一步规范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 此外,第三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继续实施,力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遴选工作启动,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加快构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修订印发,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将产教融合落实到人才培养细微处…… 这一年,一项项扎实举措向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目标集中攻坚,放大到整个职教地图,则显示出了职业教育的强大行动力,职业教育有为必有位。 推动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 职业教育是面向各行业领域的教育,没有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就办不好职业教育。过去一年,政府加快职业教育由“办”向“管”转变,推动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 9月,正式施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吸引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12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进一步明确对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企业的支持和引导措施,增加对产教融合型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支持,享受税费优惠等规定。 这一年,在市场需求和政策鼓励下,校企找到更多合作的共赢点,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的产业学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政策效应显现。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北京百度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全国首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吉利汽车、柳工、玉柴等一批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共建9个特色产业学院;京东集团投入资金313万元,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投入729万元,在学校共建“校园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 如今,校企合作已经不局限于订单班、实习,而是向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建设校企实训平台等更广阔的空间探索,校企合作的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 11月,“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在山东成立,搭建了一个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交流研讨平台。目前,山东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职业院校达到47所,拉动社会资本超百亿元,形成集群效应。 资本对市场和政策是最敏感的。2021年,仅上半年职业教育的融资总额就创新高,达62.1亿元。德勤预计,未来3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增速将达到12%左右,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 正如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所说,“谁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守规矩,就应支持谁举办职业教育”。未来,在保证职业教育基本公益属性的前提下,社会力量会加快脚步进入职业教育,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值得期待。 回顾党的百年峥嵘岁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深深地融入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百年奋斗中,其每次变革都与国运紧密相连。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职业教育必将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明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本报记者 欧媚) 高等教育:追求卓越奔向一流 2021年,是一个连接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年份。 对于高等教育战线来说,这一年,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交汇期、转折期和机遇期。回望奋进足迹,我们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思政教育的磅礴力量。立于时代峰峦,我们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坚定人才培养的决心和自信。面向新发展格局,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着力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培养一流人才方阵,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高教力量。 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立德树人大课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则是贯穿2021年全年的一件大事。于是,如何把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立德树人大课堂,成为过去一年摆在高等教育战线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特别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教育部党组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谋划推进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首要前提,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任务、注重实效长效,着力领导好机关、指导好高校、引导好战线,确保广大师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这一年,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走出了档案馆和博物馆,走进了全国高校的多彩课堂—— 在中国传媒大学,来自全国百所高校的百名大学生走上“红色文物青年说”活动的讲台,接力讲述了《瑞金红井: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历史见证》《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升起的第一面国旗》《迎接知识春天的准考证》《“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十八洞村脱贫评估表》等100个红色文物故事,引导广大青年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其视听化呈现的百集微党课于7月1日上线央视网,当日累计观看人次突破千万。 在北京理工大学,全新落成的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可支持近百名学生同时“穿越”百年党史,感受觉醒年代的苦难辉煌、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延安宝塔山下的革命烽火、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收获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在武汉大学,抗疫医护赏樱专场吸引了2.1万名医护人员和家属,学校以此为契机开设“中国精神导引”“伟大抗疫精神”等课程,让更多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在郑州大学,7万人共上思政大课,授课教师们将盾构机等大国重器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鼓励大家力学笃行、扎实攻关,挥洒青春向热土。教育部联合人民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总观看量更是超过1800万次。 在神州大地,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多措并举、做深做细,不断创新形式与载体,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生动开展了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赛、“网上重走长征路”党史故事百所高校接力讲述、音乐党史、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等主题活动,营造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 这一年,我们听到,党史的智慧和力量不仅在思政课堂上落地生根,更在广袤的社会大课堂中开花结果—— 上B站,学党史,复旦大学陆续更新17节微党课视频,生动展现陈望道先生“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胡其芬烈士“最后的报告”等校友革命故事,收获“90后”“00后”学生如潮好评。 重应用,学党史,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特色,采取“互联网+地理信息+红色旅游+党史学习”模式,创新研发“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党史教育基地数字地图,服务社会需求。 行万里,学党史,上海交通大学全年派出超过1万名师生到大江南北、田园山川开展社会实践,到酒泉基地学航天精神,到苍山洱海学生态文明,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将小我融入伟大时代。 这一年,我们感受到,青年学子既是伟大征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又是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一代代中国青年在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殷切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百年风华正青春,青年奋进正当时。在庆祝大会上,当1000余名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齐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所有人为之震撼。一张张青春年少的面庞,一句句郑重有力的誓言,彰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所在。 坚定“中国教育能够培养出大师”的自信 “大师”,绝对是2021年高等教育领域最重要的高频词。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并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殷切期待,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千秋伟业,人才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高等教育战线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满怀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决心,拿出了一系列“真招”“实招”“高招”“硬招”,全流程、全方位回答了“大师培养之问”。 面向学生,出“科学选拔人才”之“真招”。 这一年,在14省市平稳实施新高考方案的基础上,甘肃、黑龙江等7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宣布从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进入“3+1+2”的新高考模式。同时,今年全国高考命题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加强考教衔接,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面向教师,谋“职称制度改革”之“实招”。 这一年,《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陆续印发,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实行分类分层评价,并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 面向学校,亮“教育回归本位”之“高招”。 这一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聚焦评估重点难点改革创新,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两类四种方案”,为属性异质高校减负,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本位回归;从“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既强化了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又体现了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地生根。 面向区域,动“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之“硬招”。 这一年,教育部将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谋划以西安、兰州、重庆和成都为战略支点,带动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引导中西部高校聚焦区域发展急需,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有力支撑中西部经济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人才振兴。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大师,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久久为功,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是高等教育战线的使命担当。 着力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培养一流人才方阵 如果说,课堂质量是决定育人成效的“小环境”,那么学科建设则可以算作“小环境”之外的“大环境”了。若要用一个词语概括2021年我国学科建设的整体态势,相信这个词一定是“交叉融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学科分支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所强调的,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这一年,高等教育战线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打出一套学科交叉融合的组合拳,打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攻坚战,吹响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冲锋号,成效显著,未来可期。 组合拳里,有瞄准“卡脖子”问题的新招式—— 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新设置的“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作为下设一级学科。 “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在学科专业目录上进行直接体现,可以增强学术界、行业界以及社会公众对交叉学科的认同度,为交叉学科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提升对科技创新重大突破和重大理论创新的支撑能力。”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就是要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而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则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国家安全人才基础、夯实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 攻坚战里,有面向重点领域的“主动仗”—— 全面深化“四新”建设,推出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50个现代产业学院,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工作方案,全面推出中国政法实务、中国经济、中国新闻传播、中国艺术四大讲堂。 全面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分3批布局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探索形成选拔设通道、培养留空间、评价长周期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支持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破解融资难、经验少、服务不到位等难题,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4347所院校的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参赛。 冲锋号里,有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导向—— 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克服“五唯”顽瘴痼疾,避免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变化作为评价指标。 时值年底,“双一流”建设再出重磅政策。面向下一个五年,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相关导向和要求,强调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 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在变局中坚守初心。盘点2021年高等教育,昨天的苦难辉煌已经浸润师生心田,今天的使命担当正在创造高质量发展奇迹,明天的伟大梦想召唤高等教育战线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本报记者 高众)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