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会员登录-网站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时间:2024-05-07 09:0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32 次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8年04月29日 10:13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哇~哇~”伴随着啼哭声,一个出生不到24小时的小生命,就要接种他(她)人生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8年04月29日 10:13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哇~哇~”伴随着啼哭声,一个出生不到24小时的小生命,就要接种他(她)人生的第一支疫苗——乙肝疫苗。打疫苗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记忆,每个中国公民自出生之日起,就免费享受“国家免疫规划”。

  2018年是我国实施免疫规划政策的第40个年头。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政策起,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出台,中央经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免疫规划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从4种扩大到14种,可预防的传染病从6种扩大到15种。目前,已经建立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体系和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服务网络,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1961年,天花在我国被“消灭”;1994年后,再未出现脊髓灰质炎新增病例;2014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32%;2017年麻疹发病率降低到4.3/100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聚焦到免疫规划工作,就是要给人民群众提供生命周期第一道防病屏障和最系统的健康保护。

  预防接种 不止四十年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始终处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之中,在这场战“疫”中人类损失惨重,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整个村镇、城市,甚至整个国家,因为传染病的肆虐而不复存在的记载。

  在我国宋朝真宗年间,为预防天花,发明了接种人痘苗。明朝隆庆年间,用痘浆——天花病人的病灶制成疫苗,喷入鼻中预防天花。中国人发明的人痘接种尽管比较原始,但却成为人类第一次发明用疫苗的方式防治传染病。这种“始自江右,达于燕齐、近者遍行南北”的方法后来传至欧洲。在中国人发明人痘苗200年后,英国人于18世纪末发明了牛痘苗。1961年6月中国最后一例天花感染者痊愈出院,与1977年10月26日全球最后发生在索马里的天花病例相比,提前了近20年。

  成就的取得彰显出对于不同疾病采取的不同免疫策略的显著成效。1950年,我国政府提出“开展秋季种痘运动”。“种痘”是指接种疫苗,前期采取挨门逐户“扫荡式”免疫。当时识别方式很简单,即看上臂外侧有无接种天花疫苗后形成的斑痕,如果没有就“种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原所长赵凯介绍说,秋季种痘策略实施三年,天花病报告病例由1950年的近7万例,降至1954年的400余例,之后通过定期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到1962年后我国再没出现天花病例。

  计划免疫 形成完整冷链系统和初步免疫屏障

  1978开始到2000年,这一时期被称为“计划免疫”阶段。在这一阶段建立了完整的冷链系统,先后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计划免疫接种率85%的目标,并初步建立了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免疫屏障,计划免疫针对疾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建立完整的疫苗冷链系统,是保证疫苗质量的关键。疫苗中含有经过人工处理的病原体或病原成分,既保留了它可供免疫系统识别的特征(抗原性),同时又使其丧失致病性。作为生物制品,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它从生产出厂到接种,要经历贮存、运输等多个环节,为保证疫苗的质量,疫苗应控制在标准的温度范围内贮运。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成果是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主任医师介绍,为了在儿童中快速建立免疫屏障,尽快实现无脊灰状态,我国从1993年12月开始,确定国家强化免疫日,即12月5日-6日、1月5日-6日。在国家强化免疫日期间对全国范围的0-3岁儿童进行脊灰疫苗两剂次的接种。截至2000年,全国开展的7次14轮强化免疫活动,累计预防接种儿童达8亿人次。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通过脊髓灰质炎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应急免疫等免疫策略和建立敏感的急性迟缓性麻痹监测系统等措施,从1994年后,我国再没有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发生。

  免疫规划 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

  “我们打疫苗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控制疾病。党的十八大以来,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王华庆跟记者说着成绩,脸上却看不到或许该有的喜悦之情。在他看来,每天都是从零开始,一刻不能松懈。

  跟计划免疫阶段相比,免疫规划阶段在科学化、规范化基础上,又实现了法治化的管理。疫苗品种适时调整更新。2007年,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品种达到14种,2016年又对脊髓灰质炎疫苗进行了调整,用二价减毒活疫苗替代三价减毒活疫苗,脊灰疫苗的第一剂次由灭活疫苗替代减毒活疫苗。这一阶段以乡为单位,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的目标。其中,我国儿童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降幅达97%;2017年麻疹发病率降低到4.3/100万,发病率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

  在疫苗品种适时调整更新的同时,我国从2005年开始建立疫苗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目前,疫苗不良反应监测的敏感性和监测质量均获得世卫组织的认可。疫苗不良反应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使我国于2011年和2014年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世卫组织对疫苗监管体系的评估,消除了国产疫苗走向世界的瓶颈,为我国的疫苗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生产的乙脑减活疫苗、流感裂解疫苗、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等四种疫苗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这意味着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世卫组织认可,四种疫苗将进入联合国机构采购清单,可用于发展中国家传染病防控。

  成就得来不易,前路催人奋进。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免疫规划的工作指引了方向,其中提到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王华庆指出,单从技术角度,扩大免疫规划需要考虑疾病因素、疫苗因素、能力因素,并需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这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提供证据、综合考量论证。

  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目前,百姓对预防接种的信心不断提高,对预防接种的主动参与感也不断增强,免疫规划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免疫规划”作为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需要继续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做好儿童常规接种、应急接种、查漏补种和高危人群接种工作,建立控制传染病的防控网,为保障百姓健康发挥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文/张恪忞 通讯员/周莹)

  (感谢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0-30 13:10 最后登录:2024-10-30 13:10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