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官缺制度,欧博官网因缺授官,以控冗员冗吏。官缺,指的是政府机构中所设官位的性质类别及编制额数。清代官缺制度繁复,与知县有关的官缺制度亦然。清初沿袭明制,至雍正以后,欧博始按州县所在位置、管辖面积、治理难易等因素将州县划分四等,以“冲(地理位置重要)、繁(政务纷繁)、疲(赋税多拖欠)、难(民俗刁悍、命盗案多)”四字标之。四字全占为最要缺,占三字者为要缺,占两字为中缺,只占一字或一字也不占的为简缺。个别县占字虽少,欧博娱乐因考虑其他因素,也有属于要缺、最要缺的。清廷选用知县时,就根据这种官缺与所适者历官之资历、能力而因地授官,因才授职,以加强对重要州县的治理。知县的选任权虽然决定于吏部,欧博allbet但各地督抚也有一定的权力。某些属于最要缺、要缺的县如果缺出,可由督抚于本省已有一定任职年限且有经验阅历的对品官员题报调补,称“调授缺”。如知县由中、简缺之县对品调入要缺、最要缺之县,则调职不升官。若督抚直接升用应升应补属员出任要缺、最要缺,则可题报补授,称为“题授缺”。以省份而言,直隶、山东、江苏、江西、四川、陕西、甘肃、广东、湖北等省州县中的最要缺、要缺多定为调授缺,其中江苏、江西、四川甚至无题授缺;而山西、河南、安徽、湖南等省州县的最要缺、要缺多定为题授缺。题授缺的数量少于调授缺,如清末知县题授缺为94缺,而调授缺则达248个。在知县缺中,还有一种是通过“选授缺”而来。选授缺由吏部从备案的各种“选班”(包括除班、升班、补班等)中选授,有单月、双月选,故又称月选。是由吏部、都察院共同抽签选出,并派王大臣核实,有些甚至还要引见给皇帝面验。不过,由吏部等抽签选出的县官一般授予中缺、简缺。而要缺、紧要缺主要由督抚选授,在该省已任职一定年限有行政经历者充任,以利于地方治理。官缺制度既体现了中央集权和中央监督地方的特点,又体现了在中下级官吏选拔上权力分散、互相牵制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冗官冗吏,而且还可在一定层面上防止封疆大吏任人唯私、结势地方,以此维持大清王朝对地方稳定的统治。 [7]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