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欧博请稍候...
play “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起到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在新华社,女记者们也以自己的专业和勤勉,撑起了“半边天”。今天是国际妇女节,《新华每日电讯》推出特别企划,向大家正式介绍“非常女记者”系列访谈节目。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记者:新华每日电讯薛园 新华社建社90周年,一代代新华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在这90年中,女性的身影和力量,一直闪耀其中。 从战争年代冲锋在前、英勇就义的叶邦瑾,到脱贫攻坚、抗疫救援等新时代报道战场上的一抹抹亮色,新华女性始终冲在新闻一线,丝毫不曾退缩。 记者职业有多光鲜,背后的辛劳就有多重。她们,有的穿过枪林弹雨,有的扎根田间地头;有的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影响了身体健康,有的因做监督调查悄悄把微信头像从孩子换成自己。她们,为彪炳史册的减贫奇迹鼓与呼,也记录普通人的点滴悲欢。 所有的辛劳,都敌不过对记者职业的信仰、新闻理想的热爱。她们的美,不是手如柔荑、肤若凝脂的外表,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知性优雅; 她们的力,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数十年如一日为民生疾苦奔走、与客观调查同行的定力,是无论处在什么年龄段、对口哪个行业,都能源源不断散发出的魅力、活力、创造力。 撰写了报告文学《大地之子黄大年》的新华社国内部文化教育领域首席记者吴晶说,欧博娱乐我们确实需要一种很光亮的东西,让更多人相信是有美好存在的。 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光亮的新华社女性记者们! 节目主创说 2019年起,新华每日电讯在新媒体平台推出《非常女记者》,邀请新华社资深女性记者编辑作为嘉宾,以对谈的形式,分享她们职业生涯中的成长与喜悦、收获与遗憾。 这是新华社近年来第一档系统性推介新华社名记者编辑的系列访谈。几乎每一期节目,在新华社客户端的访问量都超过百万,被众多微信公众号大号转发与关注。 “文字背后新华社女记者有责任、有担当、有铁血、有温情的形象,这是以前所从未了解过的。” “女性是这个世界最光辉的存在,而女记者则是新闻展现力最不可或缺、最富亮丽色彩的角色。” “只和光同尘则无所畏惧,安守初心必达于至善,向这位记者学习!” 刚开始做《非常女记者》,真的没想到可以走这么远,做这么多期。但是,网友的评价很热烈,常常让我们感动,于是下决心一定要介绍更多的女记者,讲好更多背后的故事。 周国平在《最使人迷恋的女性美》中有一句话:“她以她自身的存在增加了你眼中那个世界的美,同时又以她的体验强化了你对你眼中那个世界的美的体验。”身边众多优秀的新华社女性记者,就是这样“美”与“力”的典型代表。 “无冕之王”这个头衔听起来很酷,但从事新闻行业的辛苦,只有身处其中才有发言权。 我知道《非常女记者》最早的嘉宾之一、骆慧的故事,是和同事闲聊时听说音视频部一个小个子的俊俏姑娘,回湖北老家过年不久就被“封”在了县里,随后仅凭一部手机就发回文字、图片、视频等报道,还做了直播连线。 我们编辑部第一时间向她约了文字报道,我也在她返回北京后的隔离期间就着手视频访谈的事。 当时,北京疫情形势还比较严峻。考虑再三,欧博allbet我们把拍摄地点定在了我家——我、骆慧,再加一个摄像师,就是团队所有的人马,腾空了一整间屋子,就是访谈间。 与骆慧沟通的每一次,我都深深被感动着。能感受到她尽量平静讲述背后的激动——为民生、为境遇,也为自己的选择;也不断感受着她小小身体里爆发的大大的力量——只为这个职业。 身处当时疫情最严重地区之一的黄冈,别说防护服,连口罩都很少。他们一家6口住70平米的房子里,包括老人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每次出门采访都要浪费掉一个珍贵的口罩份额”。 没有采访设备,拍照用手机,直播用的是从警察那里借来的手机、村民的耳机;没有同事可现场配合,没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大多数时候只能单打独斗……也曾害怕、委屈、孤独,但更多的是她心里的声音一直提醒着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结尾的片花是专门剪进去的,骆慧为了拍摄山区人民在疫情中的真实生活场景,坐着邮递员的摩托车行驶在陡峭的山路上,她笑着说:“我真的都快吓死了!当时特别害怕,就想我为什么要来这儿。”我看着她,哭了。 还有吴光于。她曾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做报告,受到中央领导人接见;也曾数次对话落马官员,直面冷血的杀人犯。她一年到凉山调研蹲点数十次,住校舍、睡帐篷,为了和村民们拉近距离,主动给人家做饭帮忙,以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悬崖村”2500多级、有些地段几乎垂直的天梯,她因为去的次数太多,从最初“站上去就腿抖”,欧博百家乐到后来“健步如飞,速度直逼当地扶贫干部”。 还有杨玉华、李惊亚、阿依努尔·谢侃…… 这些女记者,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用一篇篇报道推动政策出台,助力国计民生,成就“时代楷模”,改写凡人命运,个人却仍默默安居一隅,深藏功与名。 她们,应该被看见! 很荣幸能参与这项工作,和如此多优秀的新华女性一起细数光与亮,力与美。 过去一年节目回顾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过去一年,共有16位记者走进《新华每日电讯》“非常女记者”访谈间,分享她们的从业故事和代表作。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我们从时间线里打捞她们的故事,给每个人送上一朵小红花,并再次向您“安利”这群新闻战线上的“非常女记者”! 文案:徐杰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阵地前移,使命必达 骆慧 新华社音视频部编辑 疫情初发时,家乡黄冈告急。你果断从休假状态转入工作模式,阵地前移,因地制宜。连线总社,无差错地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直播。策划、拍摄、采访一肩挑,大量报道直击现场。你还编译数篇英文稿件,让外界了解到黄冈真实的抗疫情况。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急时刻,彰显责任担当。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落笔的深厚与宏大 吴晶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 你用深厚的情感,融通时代的精神。承载光荣使命,书写重大主题。从怀念邓小平到刻画黄大年,每一篇重磅报道背后,是漫漫长夜中的坚韧求索,是二十年职业生涯的风霜历练。与伟人的心灵对话,让你变得分外强大。泪光闪烁中,你成为女儿心中最棒的妈妈。 送您一朵小红花,奖励您 见证初心的黑夜与白发 陈素芬 80岁,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原编辑 总有先贤化星闪闪,可您宁愿灯火为伴。风华正茂时,您驻蒙古国承担报道重任;耄耋之年,你坚守夜班室保证“零差错”,守护“白纸黑字”的力量。为国奉献不图回报,您反复说“我干得很平凡”。衣襟染霜华,青丝成白发,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刚刚”惊艳了春秋和冬夏 陈子夏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编辑 刚刚,“创意海报突击队”出发;刚刚,新华社公众号超过了3000万粉丝;刚刚,微电影《红色气质》上映……你所有的“刚刚”,都表达着突破和创造,蔓延着不拘一格的鲜活。同时,你又坚守着良好的传统,让每一个作品都闪耀着红色基因的光芒。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脱贫攻坚“泥腿子” 三农调研是专家 杨玉华 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 北到哈尔滨,南到三沙岛,跑遍全国所有省,你用脚力、眼力追寻发现群众的实际困难;你用笔力、脑力见证记录基层地区的旧貌新颜。每一篇调研都把自己和时代连接在一起,关注农村土地、粮食安全、贫困问题,新闻路上始终“勿忘人民”。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砥砺前行 艰苦地区把根扎 吴光于 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 你沿着“雪线邮路”翻越海拔6000多米的“川藏第一高与险”。驻守玉树三年,见证灾区重建家园;凉山调研蹲点,飞檐走壁“钢铁天梯”。采访一线、土坯房、帐篷、猪圈旁,你随处安身。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拓宽生命的维度。在坚强与柔软的转换中感受疼痛,发现真善美,用新闻之光照亮他人。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每遇急难险重,乘风破浪就出发 毕子甲 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记者 在急难险重报道中,你发挥着女性敏感细致的专长:关注细节,触摸纵深,抽丝剥茧探寻真相。新闻现场,有时喧嚣无比,有时疑团丛生,有时“天地洪荒”。你排除万难,用最理性忠实的态度,记录呈现事实,缓解矛盾,伸张正义,彰显新闻力量。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揭开了地球第三极的神秘面纱 吕诺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 傲霜斗雪,坚毅顽强。你忍着病痛的折磨,像雪莲花在青藏高原上绽放。报道高原科考,随队行程万里;登上“精神高地”,深刻领悟“援”这个字的真正意义。“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团结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你是这一段宣言最坚定的践行者。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推动生态治理 护卫我们共同的家 史卫燕 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 你以客观、冷静、犀利的调查报道闻名,甚至不得不放弃用孩子照片当头像。你大胆披露“千年鸟道”大规模捕杀候鸟的问题,睿智文字推动了野生动物保护、洞庭湖生态治理等工作进程。尊重大自然,关爱动植物,行走在绿水青山,你是护卫原生态家园的“神奇女侠”。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攀越帕米尔 勇敢挑战高海拔 阿依努尔·谢侃 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 攀越帕米尔高原,成为你生活的常态。虽然是高原的孩子,终在辗转往复中被疾病侵袭。这是一片闭塞偏远的区域,眼见贫困牧民们通过扶贫搬迁工程极大改善了生活,作为新华社唯一的柯尔克孜族记者,土生土长的新疆“古丽”, 你心中时时充溢着幸福和欢喜。无畏病痛,信念长存。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心怀“教育经”才艺绽芳华 郑天虹 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 长期参与教育主题深度调研报道,让你以愈加开阔的视野来看待这一关乎改革焦点、民生痛点的领域。在促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你时刻保持高度关注——“因为了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报道教育要唱好“四季歌”,生活中的你,更是唱作俱佳。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生动展现“时代楷模”的坚毅与豁达 李惊亚 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 相信你已经丈量过无数次贵州的“八山一水一分田”, 常态化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你练就成“当代愚公”般的执着和坚毅,涵养出“支教校长”般的情怀和担当。报道“时代楷模”的路上,你也在努力做楷模。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红土高原冉冉升彩霞 岳冉冉 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 你的一篇《怒江大峡谷有了第一块标准足球场》的报道,让多少贫困少年的足球梦,染上了瑰丽的色彩。岩坎香的雄心壮志,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恢宏背景下,变得不再遥远。你描绘的“赛场”在未来无限延展:跨过高原,漫步云端,与地衣一起上火星!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才华 商洋 新华社对外部记者 你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了100多场直播。穿越千山万水,跨越意识形态,你讲述的中国故事,好听又精彩!海外网友赞叹“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航天问鼎苍穹,高铁飞驰华夏,吴桥杂技魅力,趣味跨过黄河……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你的演讲中走出来。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以梦为马 纯一不杂 丁静 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 清新文风范文佳作,好稿总会与时代同频共振。作为新华社地方分社产生的第一位领衔记者,每一篇“论文式稿件” 的背后,都是你学的新技能、下的苦功夫以及对“纯一不杂”的执着追求。善于拥抱变化,使你永远阔步在新时代和新闻媒体发展的最前沿。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 代言游泳为祖国增光 周欣 新华社体育部记者 运动装就是你的工作装。游泳国际健将、体育记者、国际泳联新闻委员会委员……无论角色如何转换,你的梦想始终飞扬在游泳赛场。这是你的战场,只要是为中国队而战,你代言的声音总是最响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