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会员登录-网站

教育记者:走在一线,架起桥梁

时间:2024-06-30 08:08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5 次
教育记者:走在一线,架起桥梁 | 记者手记 原创 祁雯欣 方有为等 深度训练营 收录于话题#记者手记 4 个内容 #深度营 24 个内容 成为一名“专业”记者需

教育记者:走在一线,欧博官网架起桥梁 | 记者手记 原创 祁雯欣 方有为等 深度训练营 收录于话题#记者手记 4 个内容 #深度营 24 个内容

成为一名“专业”记者需要什么?极强的学习能力?能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

这次,我们选择从“记者”二字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的第三篇,我们与多位教育记者聊了聊他们的故事。从政策解读到长篇特稿,从区域课改到教育减负……在中国教育发展的的路上,教育记者们作为见证者、记录者,一路同行。

/ 记者手记 /

作者 | 祁雯欣 方有为 周书涵

编辑 | 王瑞雪 唐卓雅 胡世鑫

“终于。”张盖伦松了口气。7月24日晚七时,“双减”政策最终落地。当晚,一篇名为的稿件在《科技日报》发布。通过解读政策来引导舆论,这是张盖伦作为教育记者必须承担的任务。

单从教育记者的角度,张盖伦看到,中国教育背后还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职业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同感有待提高的问题。她赞同“双减”政策的主旨,但也明白要真正实现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中国教师报》任职多年的韩世文同时扮演“教育记者”与“父亲”两种角色。家长这一角色带来的焦虑无法避免,但作为教育记者的他十分认同“双减”政策对孩子的成长助益。在他看来,这一政策的发布不仅还给了孩子一个正常快乐的成长过程,同时倒逼家长关注并思考:“课堂学习之余,欧博如果没有教辅机构,家长应该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

教育是属于大众的话题,专业与否的界线和壁垒似乎并不存在。但教育记者也能称为教育领域专家型记者。他们深耕教育,不只是参加报道会议论坛,解读剖析政策措施;还会走进校园,观察交流每一个教育环节。

深度营采访了三位从业多年的教育记者,聆听他们和教育的故事。

定位:懂教育的新闻人

很多人会用“门槛低”这个词来形容教育新闻。多数人都曾是学生,社会对于教育话题有极高的讨论度和关注度。但这也暗示着,从事教育新闻似乎不需要太多的专业背景。但工作了几年后,张盖伦认为在这个行业的积累和沉淀是有价值的。每年教育部门都会出台各种各样新的教育政策,门外汉或许只从字面意义进行理解,而教育新闻记者则能够更快地“明白它主要的内核”。当看到公众对于政策的理解有偏差时,她也能够很快地反应过来并尝试矫正。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叶雨婷看来,教育新闻本身就有足够的关注度和热度,但仍需要专业记者的引导,而这也正是教育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

以第二学士学位扩招的新闻为例,在高等教育领域,第二学位经历了“废而又立”的过程,此次扩招备受教育界关注,因为它既是应对疫情冲击下的就业困境而作出的适时调整,也是适应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举措。但是,单看政策文件可能会让人一头雾水,欧博娱乐因为很多人可能不清楚这背后包含的疫情下就业问题、考研扩招和第二学士学位的历史发展等众多复杂问题,但又和每个大学生戚戚相关。因此,叶雨婷在这一政策发布的当天就进行了报道,并在之后跟进了一篇题为《》的长篇深度报道。从大学生关注和易于理解的角度解读政策,并为他们提供建议和讨论空间。

叶雨婷在记者会上提问

对一些政策的报道往往需要“加工”,新闻记者需要把晦涩的、政策性的专有名词,转化成大家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表述。

比如在报道时,叶雨婷把“义务教育阶段”改成“中小学”,把“高校招生工作”改为“高招”。这种概念提炼和加工的过程无可避免地会导致信息遗漏,但并非每个受众都有阅读政策原文的欲望和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育新闻记者正是政策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此之外,韩世文认为教育新闻记者既有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责任,又有面向教育群体分享教育经验的义务。作为《中国教师报》周刊的主编,他认为专业的教育记者应该实现新闻人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在实践中,他试图挖掘一个走下课堂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从而提供一个展示教师个体的平台与窥探教师成长的视角。他认为, 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需要传播知识,更需要传播思想。

韩世文学校座谈

经历:稿件诞生的背后

教育新闻虽好入门,但敏锐的行业观察和准确的角度切入依然是教育记者的必备素质,是做出深刻的教育报道的决定性因素。

一名职业教育记者需要对每种稿件类型都驾轻就熟:能跑部委例行发布会做消息,也能深入学校与课堂做特稿;能自上而下解读“双减”政策,也能推动人大代表意见落实高校政策。

教育记者不能设限于会议与政策,欧博allbet更要从自我的学生经历、身边的教育谈论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点,并且跳脱个人与校园角度,所做的报道应“是经验导向,是分享教育经验给到教育群体”。

7月底,一位微博“大V”在个人账号上发布“某校是不是在大类招生上有些拎不清啊?”话题引发张盖伦的好奇心。在浏览了某问答网站的相关问题后,她发现更多对这种招生模式的调侃,并联想到自己任职某高校的同学也吐槽过类似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大家有所争议的话题”。

为保证选题的合理性,她查阅了大量相关论文,采访了一些熟悉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再将专家的观点与高校老师沟通,最终明确主流观点。考虑到媒体的垂直影响,张盖伦选择让《不分具体专业按大类招生,高招新模式怎么就成了“陷阱”》这篇深度报道聚焦于高校大类招生和培养的现状,从现状出发看背后教育机制和观念的问题。

《不分具体专业按大类招生,高招新模式

怎么就成了“陷阱”》报道

特稿写作要严格打磨稿件结构、语言,在其他类型稿件中,张盖伦也能应事件性质变化语言风格。政策解读性稿件往往严肃,但她的教育时评《“妈妈爱的是满分的我”》却能用活泼轻松的语气讲述教育现状的悲哀。

“半路出家”的韩世文说自己是“三无”记者:无新闻、教育、中文学习背景,却做了教育记者。在复盘特稿《师者黄大年》时,他谈到“写作时要放宽视角与思路,将大事件写出小趋势”。

《师者黄大年》报道

在这篇文章中,他另辟与教育领域相关的视角,对大量采访素材进行统一整合,在典型人物通稿的基础上,以《中国教师报》的价值为落脚点,突出黄大年作为教师的角色特征和教育者的身份。在他看来,精准的读者定位和独特的观察视角,是一个记者在共性新闻写作中成功的关键。也正是这次随国家新闻采访团采访报道典型人物的经历,让他获得了更多关注,北京教育学院和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还先后邀请他为党员干部宣讲黄大年事迹。

2018年1月,叶雨婷获得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参与采访已故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钟扬教授。辗转三地进行采访,与几十位相关人士交谈,整理了数十万字的采访稿……这篇《“探界者”钟扬》在2019年入选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这让叶雨婷“受宠若惊”。

《“探界者”钟扬》报道

当时大量媒体聚焦采访报道,大家同样都收获了大量素材,但叶雨婷选择以人物身份出发,“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乃至“探界者”,都真实地去展现钟扬的这一生。她希望能以专业的新闻角度去剖析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让新闻稿的生命力不只存活于记录,也能影响到相应群体。

“他是一个研究生命的人,他也在不停地探索自己生命的边界,我希望将这一点向读者展现出来,让一些也许正在迷茫的年轻人看一看,在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时,钟扬是这样选择的,希望能给当代青年带来一些启发。”

回首:是突破、是感动、是推动

扎根于教育新闻领域多年的他们,回首职业之路时,他们的感受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尽相同。

张盖伦在采写高校无障碍建设和残疾女硕士拿教师资格证的相关稿件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她从报道人物经历出发,和采访对象共情,理解他们,也敬佩他们。

张盖伦在西藏做典型人物的外围采访

对于韩世文来说,多年教育记者工作的体验是在深耕中不断突破自我,走出舒适区的围栏,“我不是一个喜欢重复昨天的人。”

数十年的教育记者从业经验让韩世文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熟练的采写经验,但是熟能生巧的背后也带来了他最大的职业瓶颈:无法创新,陷入了一种“重复”的状态。

他认为教育没有所谓的新闻,经历的丰富带来新意和角度的减少,很多常规教育报道在既定的写作框架和教育知识的储备中就可以顺利完成。但这恰恰是他最不愿意选择的一种方式。他不愿成为“躺在舒适区范围内”的教育记者。而要想在教育中捕捉新意,就需要在平常的工作中找到教育的研究点、价值点去深入。

他为自己找到了三个解决办法:

一是转换研究视角,从职业生涯前期已经做出斐然成绩的《区域教育周刊》到《课改研究周刊》再到负责《文化周刊》。一个是“从一个地区的宏观角度来看待教育”,另一个则“转向了研究教师群体的微观层面”。研究方向的变化带来了新鲜感,视角的下落帮助他更加全面和多元化地看待教育行业。

二是突破常规采访。他努力突破采访对象群体的共性去捕捉个性,从而使报道不拘泥于常规模板,真正做到了“千人千面”。

以“北京市百名杰出校长”项目为例,韩世文在大量采访过程中已经挖掘出了背后的本质,但他不想躺在“相同的本质”上。他细微地捕捉校长风格的差异,进而思考他们行动决策的差异。后续写作中,他把观察总结出的校长特质融入之后自己的稿件中,并且在文章的结构和标题的设计上加入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跳出原有的文字基础和框架现象,让文章活起来。

三是深度参与教育实践。当他对教育有了深入了解,对资源有了相当积累之后,便主动参与到一线教育改革和实践中,为关注的学校和教师提供教育咨询,为有需求的区域和学校量身订制培训方案,整合并调动资源为更多一线服务,以此进一步深入教育领域,推动教育媒体转型。

韩世文走访学校

叶雨婷的体验关键词则是推动力。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的“校园贷”引诱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产生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个人大代表向她提及关于加强大学生金融知识普及的建议。围绕这个话题,她发表了一篇文章,而后这个话题很快登上了热搜。

两周后,她在参与教育部举办的通气会时惊喜地发现,会议上国家提出要治理校园贷的同时,也提及了需要加强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普及。身为一名教育记者,叶雨婷切身感受到了一篇报道从传播到产生影响,再到政策落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比自己想象的更快、更有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2020年,叶雨婷在内蒙古采访5G无人驾驶公交车

在这行驻扎了六年的叶雨婷即使从头再来,仍会果断进入教育领域;张盖伦也同样不后悔从事这份职业,“当报道具有影响力的时候是会有成就感的”;而韩世文更是从在一次次的转型突破中,从区域走向教师,从宏观走向微观,一点一滴的倾注在教育领域,贡献自己的热与诚。

教育是大事,关乎个人也关乎国家。极高的社会关注度让教育新闻容不得半点儿差池。优秀的新闻记者行走在一线,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才能让报道实且真。正如张盖伦所说,我国的教育发展“还在路上”,而教育记者正是其中的见证者,一路相伴同行。

韩世文

《中国教师报》周刊主编

张盖伦

《科技日报》记者

叶雨婷

《中国青年报》记者

如果你还想听到哪些类型的记者的故事,

欢迎在推送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原标题:《教育记者:走在一线,架起桥梁 | 记者手记》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1-10 22:01 最后登录:2025-01-10 22:01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