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研究除了揭示记者与消息来源的互动过程外,欧博也会关注这一过程所导致的后果。不同社会属性的群体成为消息源的机会并不平等,而是存在着 “结构性等级”。 一方面,新闻生产的时效压力和专业要求,使得精英信源的意见更容易被接受,导致媒体表征复制了社会秩序中既有的权力结构。 但另一方面,随着新闻采集过程逐渐深入,记者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多数记者会对消息源潜在的议程有所警惕,并经由一系列常规化处理策略决定报道的角度和内容。 国际报道中的消息源 在国际报道中,记者与消息源的关系还包含着语言、文化和世界体系权力层级的 多重维度,体现出更为复杂的理论面向 国际新闻记者需要提升自己的跨文化能力,对不同文化持开放态度,以实现良好的跨文化沟通。但如果国际新闻记者完全被当地文化环境同化,那么也将生产出带有偏见的报道。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本文重点关注两项研究问题: 1 .国际新闻记者在日常实践中如何寻找和联系国外消息源? 2.在新闻生产常规和新闻职业规范的框架下,记者 如何处理与不同类型国际消息源的关系? 本文采用“点面结合”的研究对象选取策略,通过深度访谈、沉浸式观察和文本分析获得经验材料,欧博娱乐以了解中国国际新闻生产的总体面貌。 #2 社会网络、语言与技术: 国际新闻消息源的三重嵌入 在国际新闻采访中,记者寻找国外消息源的行动嵌入在比一般国内采访更加复杂的网络中,同时受到记者个人的社会资本、语言能力与传播技术等三重因素的影响。 社会网络 丰富的海外生活经验是国际新闻记者的重要社会资本。国际新闻采访非常依赖记者的 跨国人际网络,绝大多数从业者都具有一定海外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在日常实践中会经常通过在当地认识的朋友辗转介绍,寻找合适的受访对象。 为了提高采访效率,多数驻外记者站都会雇佣有经验的 当地助理作为社会网络的重要补充。此外,遍布全球的 华人、华侨既熟知当地情况又愿意为同乡伸出援手,也是延伸国际新闻记者社会网络的重要节点。 语言能力 当前中国的多数国际新闻记者只能熟练使用英文工作,语言能力的制约不仅框限了记者选择国际议题的 视野和想象力,使之被迫通过西方媒体报道的中介来观察和理解其他国家,同时也导致英文素材成为中国媒体国际报道的 垄断性消息源。 除常规的社会接近性外, 语言接近性是国际报道中记者选择消息源的重要标准,记者会优先选择能够用英文交流的采访对象。 传播技术 技术自身的属性会影响到新闻生产的节奏和常规。非驻外记者受地域阻隔,不便与受访对象当面交流,欧博allbet只能依赖各种传播技术与国外消息源联系。每当重大国际事件发生,记者通常会在各类社交平台搜索关键词,以广撒网的方式采访事件亲历者。 各类 智能翻译设备和程序可以帮助记者克服语言障碍,其覆盖范围和精确程度,往往决定了记者采纳消息源的边界。 #3 合作与反思: 记者与国际消息源的协商策略 对国际报道来说,由于语言、文化的隔阂,即使在某一报道领域深耕多年的记者,对当地社会语境的了解也相对有限,要依赖当地专业人士的解释。 专业人员的强势介入 在国际报道中最常出现的消息源主要包括新闻当事国家的 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这类消息源在地方知识和社会身份地位方面均占优势,因此会被赋予权威性,强势地介入报道议题和框架的界定。 这两类受访者在报道中均以 宏观的理性解释为主。政府官员介绍当地的公共政策导向和官方态度,铺陈背景知识。当地学者和意见领袖熟稔本地政治生态和文化渊源,可以帮助国内读者理解事件的成因与后果,有时还会提供不同于官方说辞的替代性解释。 专访当地名流被认为是媒体国际报道专业水准的体现,欧博百家乐还会成为记者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 文化资本,提升记者的公众知名度。 国际行动者的议题设置 许多国际行动者会 主动设置议题,借助媒体报道来增强自身在中国的影响力。一些国际 NGO 组织经常资助并组织各国记者采访,吸引其关注气候等议程。各国使馆也会经常邀请外国记者到本国参观,以此进行品牌公关。 由于国际报道成本高昂,所以在不涉及特定意识形态议题的情况下,媒体大多乐于记者接受资助前去采写报道。但活动组织者会试图引导记者的报道口径,限制其活动范围。 在反思意识的驱使下,记者会试图与国外精英消息源所设定的议题和框架保持适当的距离,即使被安排了采访行程,记者也会努力寻找空间,根据自己的诉求选择消息源进行采访,并以此作为自身 独立性和能动性的标志。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国际新闻记者都渴望尽可能多采访当地普通民众,以微观视角展现当地日常生活。 平衡性也是记者寻找当地民间消息源的主要专业考量。但由于国际报道的采访周期较短,记者对消息源的选择 高度随机,难以保证其实质代表性。 #4 过滤与重组: 媒体对国际消息源的把关机制 国际消息源提供的解释和讲述的故事并不会原封不动地呈现在报道中,而是要经过媒体把关机制的多层过滤。休梅克和里斯指出把关模型包括五个层次,即记者个体、媒介生产常规、媒介组织、社会团体(体制)和社会系统。 个体层面的警惕与反思 多数国际新闻记者在主观层面对精英消息源的话语垄断抱有 警惕和反思,但语言能力、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又限制了记者拓展消息源网络的机会,造成了 消息源能见度的倾斜,难以摆脱精英消息源对报道框架的强势主导。 新闻生产规范下的互动方式 国际报道的 三种工作常规对应着记者与消息源的不同互动方式。 从事远程采访的记者,由于无法到达现场,对消息源的选择余地较少,对个别消息源的依赖性最强。 常驻当地的记者既可以亲身采访调查,又有丰富的本地消息源网络,地位较主动,可以对比分析不同消息源的解释,并进行选择性呈现。 临时被派往当地采访的记者,虽然能够获取现场一手材料,但采访周期短暂,缺少语境性知识,能动性介于前二者之间。 新闻报道的 独特语体结构,也制约着记者对于国际消息源的呈现。倒金字塔叙事结构会将当地精英消息源的话语置于最重要的位置,赋予其公开言说的权威性。但在特稿、手记等体裁中,记者则可以打破这种价值排序,完整引用受访者的个体经历,赋予国外普通人的故事更高的可见度。 媒介机构的双重要求 媒体机构层面对于国际报道消息源的要求主要体现为追求报道深度的 专业逻辑与追求点击量的 流量逻辑,二者在不同定位类型的媒体中呈现出不同比例的混合分布。 不少媒体机构会对国际报道的消息源提出明确的技术性标准,例如采访不同立场的消息源。 另一方面,报道点击量、评论量、转发量等指标与记者本人乃至整个部门的绩效评价挂钩。编辑通常会要求记者将更具流量效应的内容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戏剧冲突较为强烈的故事,也会被媒体赋予更多的报道空间。 社会系统的影响 宏观层面的影响主要来自社会系统,包括 主导意识形态、 社会观念体系等。 首先,记者会根据本国主导的意识形态,设定国际消息源话语的 可接受边界。在中国媒体语境下,从事国际报道的记者通常会与当地群体保持一定距离感,几乎不会因被同化失去自身主体地位。 其次,记者需要根据 驯化原则,采用将当地文化符号本土化、凸显当地中国元素等话语策略,优先选择特定类型的消息源,并将国际消息源提供的信息转换为易于被本国民众理解和接受的形式。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民族凝聚力,也使得记者在国外采访时会自然地与当地同胞建立交往网络,以他们的视角出发看待当地的社会变迁。 #5 结语 对中国国际新闻从业者社群而言,记者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倾向,审慎地调适与不同类型国际消息源的互动关系。除了坚持新闻职业普遍的操作要求和伦理规范外,还具有三项共享的特征影响着与国际消息源的互动。 首先,记者在报道国际议题时既要坚持中国立场,还要贴近中国读者的阅读需求,防止被国外消息源“同化”; 其次,记者的日常实践深受语言能力和资源储备的限制,使得不同群体在国际报道中的能见度呈现出结构性差异。 最后,记者大都怀有对远方民众日常生活的好奇心和朴素的人文情感,渴望打破国际舞台上的精英话语垄断,提升普通民众的能见度。 随着新技术日益深刻地改变了新闻生产流程和生态,自媒体等新兴行动者如何介入到国际报道的消息源分布结构中值得持续关注。因此本文的分析虽为这一议题提供了一个 新的理论起点,但仍有待后续研究予以拓展深化。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