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2003年03月18日 22:40) 今天上午,欧博abg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历时半个月的两会胜利结束。经济增长和行政体制改革是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对新一届政府来说,这也是困难和挑战最突出的地方。今天,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坦率地承认,本届政府面临5大难点,同时,他也提出了本届政府今后的首要工作目标,就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地增长。那么,政府未来5年里该如何解决这些难点、完成预定目标? 温家宝:四句话阐释施政纲领 今天的记者见面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数字的记忆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自己也说,他的脑子里装了很多数字。不过,我发现,这位新任总理,不仅记数字的能力很强,也很善于用数字来归纳总结。今天,他就把今后的工作简要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环节、三个重大问题、四项改革,并且还确定了24个字的工作原则。 在今天的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宣布了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温家宝总理把今后的工作概括为四句话:实现一个目标,抓住两个关键环节,欧博官网解决好三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推进四项改革。温家宝总理说的这四句话,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句话,实现一个目标,指的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同时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代表们表示对于每年争取7%左右的速度,甚至是7%以上的速度是可行的,并对此充满信心。 温总理的第二句话是抓住两个关键环节,这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个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代表们表示,这两个环节抓住了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根本。 温家宝总理第三句话说的是,要解决好三个重大经济问题。他把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第一个问题,把财政的增收节支作为第二个问题,而第三个问题是继续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代表们普遍感到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问题是本届政府比较艰巨的一项任务。一位代表说:“我们国家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因此应该在怎么样开支的方面要很好地节约。”“如果市场秩序混乱,那么所有的市场主体企业的合法行为就得不到保证,我非常赞成总理的这个说法。” 新一届政府施政纲领的最后一条是推进四项改革,也就是农村改革、企业改革、金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温家宝还确定了24字工作原则:“我又想起了24个字,就是为了保证我这些任务的完成,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 世界各地:关注政府换届 关注中国经济 政府换届,不仅咱们国内的老百姓关心,欧博国际社会这几天也在高度关注。尤其是过去5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一枝独秀,使得国际社会更为关心政府换届之后,中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增长。那么,海外如何看待新一届中国政府呢? ■连线中央电视台驻美记者王宇航 记者:“这两天海湾局势非常紧张,美英摆开架势要和伊拉克决一死战;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这个时候选举产生,美国媒体对此的反应有没有受到时局的影响?” 王宇航:“这些天美国各大媒体都在连篇累牍地报道美伊局势的最新进展,但是中国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消息仍然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普遍关注。《华盛顿邮报》、 《纽约时报》、美联社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都在不同的版面和时段报道了这一消息。 《华盛顿邮报》在国际版报道中国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消息时说: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今后将更加关注西部开发、农村和就业问题,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纽约时报》的报道说中国人大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完成了高层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 记者:“在对伊拉克问题上,美国舆论认为中国新一届政府会不会延续现有的外交政策?” 王宇航:“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在外交上中国希望继续营造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中国目前的务实外交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在伊拉克、朝鲜等问题上的立场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媒体注意到前几天中国前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展开了电话外交,强调了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在伊拉克问题上,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将继续奉行这一政策。” ■连线中央电视台驻英国记者王晓琨 王晓琨:“英国媒体普遍关注中国新一届政府,他们认为新一届政府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在推进改革、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造成社会不稳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还有一个如何适应世贸规则和如何避免加入世贸给国内经济带来冲击的问题。中国加入世贸有五年保护期,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二年,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金融保险业、信息产业、零售业和服务业等行业将陆续开放;到2005年底中国的总关税水平将降到10%左右。以上这些都将发生在温家宝总理的任内,可以说新一届政府的担子非常重。” 记者:“就这一问题,英国媒体认为中国新一届政府有哪些需要做的呢?” 王晓琨:“英国媒体认为,规则带来的是规范的市场环境。在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的过程中,温家宝政府应该放眼世界,欧博娱乐具有全局性的战略眼光。英国媒体认为中国的上届政府在处理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就是这种全局眼光的集中体现。中国的新政府同样应该具有这种眼光。” ■连线中央电视台驻法国记者李宾 英国舆论认为适应世贸新规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面临的挑战,那么,法国媒体如何认为呢?我们还联系到了中央电视台驻法国记者李宾,目前他正在瑞士日内瓦采访。 记者:“刚刚卸下总理职务的朱?基去年曾经说过:最让他头疼的是农业问题。法国是个农业大国,如今又是欧盟的重要成员,那法国媒体是如何看待中国农业问题的呢?” 李宾:“法国媒体评论说,朱?基曾经提到农业问题是使他最头疼的问题,那么对新上任的温家宝总理来说,农业即使不是最头疼的问题,也将是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法国媒体注意到:中国政府近年来多次强调三农问题,尤其是朱?基提到,三农问题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舆论认为,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向小康社会迈进的瓶颈。中国有9亿多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一半以上,但他们所创造的GDP产值只占整个GDP产值的15%。他们认为有7个因素影响到农民的增收问题,这其中包括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不合理的负担过重,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困难,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对农业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以及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记者:“那么法国舆论和专家就这一问题,对新一届政府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李宾:“在当前农民增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新一届政府应该花大力气,下决心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继续进行农村税费改革。” ■连线中央电视台驻日本记者孙宝印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刚刚提出来日本媒体普遍认为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为7%,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经济的日本媒体是怎么看这7%的呢?” 孙宝印:中国政府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制定了一个比较慎重稳健的预期。作出这种预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世界经济普遍低迷,影响到世界的出口,而中国恰恰是一个比较依赖出口的国家;另外就是伊拉克局势比较紧张,这导致国际油价走高,也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记者:日本舆论认为中国的新领导人目前在经济上都面临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孙宝印: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将走向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机遇。同时他们也关注了中国经济即将面临的一些主要课题。比如说他们非常关注中国金融业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中国的金融业与日本的金融业面临同样的难题。另外在他们看来,财政赤字也是一个不能小看的问题。中国今年国债发行量规定为140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虽然比前年要低一些,但是去年中国国债发行余额已经达到了GDP的16%,并且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了占GDP3%的临界线。所以在他们看来这都是新一届政府需要解决的一些课题。 日本媒体还指出在中国存在的诸如就业难、农村问题等一些所谓老大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就应该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政府发行国债显然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和消费。 ■连线中央电视台驻泰国记者张传昌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我们周边的另一个重要国家泰国近年和中国的经济往来也发展迅速,下面请我台驻泰国记者张传昌谈谈泰国的情况。 记者:泰国是中国的近邻,而且和中国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那么泰国舆论认为中国新一届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张传昌:泰国舆论认为中国今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就业问题。泰国媒体报道说目前中国的下岗失业人员已超过了1000万,就业问题已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因此泰国媒体认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必将高度关注这一问题。泰国媒体还非常关注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关心弱势群体的活动。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已经从过去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现在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致富。因为他们认识到共同富裕是构建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记者:我们知道泰国是东盟的重要成员,而中国和东盟这几年越走越近,泰国在这方面对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寄予了哪些期望? 张传昌:去年朱?基总理亲自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从此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驶入了快车道。作为东盟的重要成员,泰国对新一届中国政府深化与东盟的合作抱有很高的期望。资料显示,未来三年内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有可能保持10%的年增长率。按此计算,2005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将达到630亿美元。因此泰国上下都希望中国新一届政府能保持政策的稳定,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泰国及东盟的经贸合作。 ■来自中国香港市民的声音 温家宝总理今天还特别谈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经济。他表示,政府将一如既往、竭尽全力支持香港的稳定和发展,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是坚定不移的目标,也是中央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香港市民对本届政府有什么希望呢?我们再来听一听香港市民的声音。 香港市民:我相信,在新一届领导人的带动之下,中国的经济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当然,香港也会从中受益。 香港市民:我觉得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等新一代领导人,他们的年纪都相对比较年轻,所以我觉得他们在改革方面会有潜力去做一些大胆的改革。 综合这几天媒体的报道,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人学历和知识层次高,年富力强,作风开明,并普遍对他们领导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很多海外经济界人士对中国继续加快市场经济改革、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奔向小康寄予了很高期望,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将给全球经济注入强劲的动力。 人民日报驻联合国记者丁刚:《华盛顿邮报》有一篇文章认为今年的除夕之夜,温家宝和矿工一起吃饺子;还有胡锦涛在寒冷的夜晚和内蒙古牧民谈心,这些都显示了他们的工作作风和未来政策的重点。 新华社驻俄罗斯记者宋世益:俄罗斯副外长罗修科夫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中国实现有序的权力交接是非常积极的,有助于中国内外政策保持连续性和俄中关系稳定发展。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黄卫平 今天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首先列举了本届政府工作的5大难点,但同时,他也充满信心地提出了本届政府今后的工作目标,令人振奋。新闻发布会后我们联系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黄卫平。 主持人:黄教授您好,我想您今天上午一定看了温总理的记者招待会,那么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首先我感到这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平民总理,这是第一;第二,他反复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强调上届政府给新一届政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第三,给我很深的印象的就是温总理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实打实地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 黄教授对温总理提出的24个字的施政方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24个字既掌控全局、 眼观全面,又能突出重点并兼顾其余。温总理只讲了24个字,可见将来的施政措施不仅是继承,同时还有突出重点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会有他的重点、会有他的特色。 专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教授 记者:魏教授,我注意到这次温总理提到农村改革的时候,特别提出来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质实际上是要改革农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个话?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农村上层建筑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人员太多,机构庞大。为了要养人他就必然要收费收税,结果我们的税费压不下去。因此温总理提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看法极其正确,我想只要坚持这条路线,那么农村的税费以及农民的负担会很快地减下来。 记者:另外温总理也提到现在我们有1亿2千万农民进城打工,你怎么看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 魏杰教授:我想恐怕这是中国经济提升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推动农民的进城打工,则必然涉及农民进城之后所谓的地位和身份的问题。在经济上也要承认他们应有的权利。比如说不能因为是农民工,工资就要压低。他们应该享受公民所必须有的权利,比如说教育。我想这就要求改变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理方式。 不是按照户籍管理,而是按照就业岗位来管理。不论这个人来自哪里,只要在这里就业,那么这个社区、这个城市就要考虑他完整的权利和地位问题。 〈经济半小时 〉记者:马洪涛 张雪梅 张雪松 罗垠 田梅 康敬锋 责编:小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