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欧博官网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记录我国十年来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作为和成就,展望未来十年,面对全球AIGC竞赛热潮,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如何助力构建国家发展新优势,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华网特别策划《数字经济这十年》大型融媒体系列访谈。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徐曼曼 实习生冯壹暄)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蓬勃增长的不可或缺的引擎。这一时期,数字技术的高速演进、政策引导的有力支持以及企业的积极探索,共同催生了一个数字经济的黄金时代。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转型,数字经济正催生着新的商业模式、激发着创新活力,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能,开启了崭新的增长篇章。在此背景下,小米集团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如何探索数实结合道路?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网采访了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 新华网:您认为哪些因素推动了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 卢伟冰:政策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的高速迭代,共同推动了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顶层设计指引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欧博企业才能走的更远。过去十多年,既是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小米快速崛起的十年。受益于中国制造的崛起,受益于数字化经济的浪潮,小米目前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也是全球销量最大的中国手机品牌,已经正式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华网:小米已成立近14年,发展过程也跌宕曲折,但如今,小米夺得较好口碑,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第三,达1.5亿台,智能手机ASP实现连续三年增长。这期间小米都经历了哪些关键事件?在技术创新与突破方面上,您有什么经验或启示可以分享? 卢伟冰:自2020年以来,小米历经了两次关键的战略部署,即高端化战略与小米科技战略升级。小米的高端探索,从小米10开始,经过三年探索,小米高端化完成了从探索到方法论的闭环;2023年8月,欧博娱乐面对新一轮产业与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巨变,小米基于对未来的思考,宣布进行科技战略升级: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小米科技战略升级有四个关键路径与原则,既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投资技术就是投资未来。今年是小米成立的第十四个年头,小米极度重视技术研发,无论外部环境不管外部环境和竞争格局怎么变化,不管我们的经营策略如何调整,有一条是坚定不移的,就是始终坚定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2023年小米全年的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未来五年(2022-2026)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 “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小米坚持“技术为本”铁律、坚定投资未来的核心方向。小米对关键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有着十年起步的长期决心和耐心,创业14年沉淀从量变走向质变,欧博allbet软件系统、电池管理、显示技术、材料科学、移动影像、自研芯片等,一系列关键自研技术持续突破。 新华网:数实融合必然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现在仍在初步探索和稳健发展的阶段。小米作为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之一,以高效率、低成本、卓越的应用赋能了数字化转型之路,可见小米在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方面颇有建树。未来,小米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数实融合? 卢伟冰:数实融合是手段,不是目的。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数实融合的主战场,最终目标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经过多年的探索,小米在智能制造、新零售、生态链等多个领域,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数实融合之路,那就是“先探索后赋能”——小米自己先立好标杆、打好样本,探索验证成功以后,再向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输出,赋能产业升级。 小米成长于制造业,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推动数字化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以小米智能工厂为例,2020年初,我们在北京亦庄的第一座智能工厂正式投产。它是国内最高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手机工厂之一,效率比目前代工业内最先进的工厂提升了25%。工厂生产线上98%的设备都来自小米及小米投资企业的自研,已形成目前国内自主可控率较高的装备产业链。当前,我们的智能制造体系正在向整个制造行业不断输出、持续赋能,一些供应链合作企业已经启用了由小米输出的整套产线设备和智能工厂系统。 未来,小米将持续深耕智能制造,发挥数字技术的跨越性助推作用,为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贡献企业力量。 新华网: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和新型实体企业,小米受益于中国制造的崛起,得益于数字化经济的浪潮。2017-2022年,小米研发投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4%,在未来,小米该如何探索科技赋能的新路径、新模式?如何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输出,持续赋能? 卢伟冰:数实融合赋能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链主”企业是关键一环。“链主”企业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仅靠单点突破还不够,要积极探索全链路产业赋能的创新路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小米始终坚持“先探索后赋能”的数实融合落地实践,近年来,通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输出、携手供应链企业登顶全球技术高峰、组建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产业投资赋能等多种方式,走出了全链路产业赋能的“小米模式”。 在硬核科技和制造领域,几乎所有真正伟大的公司都经历了多轮的沉浮与蜕变,才构建了深厚的技术体系和产业根基,形成了对产业链深厚的影响力和引领力。未来十年,小米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心,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走出数实融合、科技赋能产业链升级的全面突破之路。 新华网:数字经济被认为是面向未来的生产力革命,不仅因为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的创新因素改变了生产和消费方式,还在于它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可以说数字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有划时代的意义。小米是如何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实现稳步向好的呢? 卢伟冰:全球宏观经济处于逐步复苏的过程当中,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全球手机市场大盘依旧处于低迷状态。在外部大环境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好的情况下,我们对经营战略作出了及时且正确的调整,提出稳健经营,规模和利润并重。高端技术和品牌能力的释放带动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占比稳步提升,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我们在4千元-6千元价格段的市占率,从2022年的6.5%提升到2023年的12.7%,大概提高了1倍。2023年618期间,小米13系列手机一举拿下京东、天猫双平台安卓手机销量双第一。 另外,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自研创新成为破局的胜负手。小米极度重视技术研发,扎根基础研究,坚持核心技术全自研。小米在芯片技术、AI技术、移动影像技术、手机屏幕材料、手机操作系统等等多个核心领域,持续取得自研技术的关键突破。以AI大模型为例,2023年4月小米组建了AI大模型团队,全面拥抱大模型,目前陆续有了一些应用尝试。其中第一个应用大模型,就是将智能语音助理小爱同学升级了大模型版本,并开启邀请测试。 新华网:随着高端竞争力不断提升,同行业各类新型产品层出不穷,技术创新和人才发展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小米将如何利用好二者,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卢伟冰:小米最宝贵的财富是人。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小米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吸引高端人才加入我们的事业,让人力资源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小米创立以来,就一直坚持创业文化和合伙人文化。十几年来,这种文化吸引了大量杰出的人才,凝聚起以公司使命为己任、锐意进取的创业团队,激励和驱动着公司高速发展。 工程师是小米最重要的财富,小米的工程师文化延续于金山时代,有一句话流传至今:“程序员是老大”。我们认为,企业真正的创新不来源于你花了多少精力,请了多顶尖的顾问;也不在于你花了多大价钱,买了多高端的技术,而是在于领导者是否调动已有员工的创新能动性,有没有真正重视创新文化的形成。 坚持技术为本、培养优秀科技人才、鼓励工程师大胆创新探索,已经成为小米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近年来小米通过青年工程师计划、创业者计划、百万美金大奖等系列举措,大力推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长期的激励,让优秀人才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们的研发人员数达到16,834人,占比近52%。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