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平台最常见和最有影响力的定义是罗伯逊和乌尔里希(Robertson & Ulrich,1998: 20),欧博官网他们将其定义为“一组产品共享的资产集合”(the collection of assets shared by a set of products)。这些资产集合包括组件、流程、知识、人员及其关系。 一般来说,产品平台被定义为一个共同的次级系统(subsystem)或者通过共享的产品结构来发布一系列单个产品的系统(Meyer & Lehnerd,1997)。迈耶和莱纳德(Meyer &Lehnerd, 1997)指出,产品平台的主要概念来自于建立一组共享的组件、子系统或是界面作为产品开发的基础架构。辛普森(Simpson, 2004)认为,产品平台是支持有效开发产品变体以解决不同市场利基的产品系列(product family)。产品平台的灵活性支持大规模定制和运营效率,因此,同时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哈佛大学教授艾森曼等人(Eisenmann etal.,2006)认为,产品平台是由一个稳定的核心组件和一系列互补组件以及接口(界面)构成的,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接口(界面)来开发互补组件,使平台围绕着某一产品的初始功能边界开放,将更多的功能纳入产品中,围绕产品核心功能进行体系化扩展,使产品用户需求不断升级,成为更多功能的模块化集成载体。 有关产品平台的后续研究开始应用这些定义,并使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服务(Heskett & Sasser,1997;Meyer &DeTore,1999)。我们发现。这些定义多从狭义的技术角度出发,产品平台可以定义为产品系列的共同技术元素的集合,例如底层核心技术(McGrath, 1995)。然而,大多数定义都从架构的角度出发(Meyer &DeTore, 2001; Muffatto & Roveda, 2002),包括诸如公共结构(Meyer, 1999)、中央产品设计(Tatikonda, 1999)和组件之间的界面(interfaces between components) (Halman, Hofer, & Vuuren, 2003)等功能。这些观点强调了通过模块化、连接性和界面标准来表达的产品技术架构如何实现平台优势。 二、我们对产品平台的认识 在我们看来,欧博应当从商业视角来理解产品平台的定义。从商业视角看,产品平台概念已扩展到品牌(Sawhney, 1998)、区域运营(regional operations)(Ghemawat, 2005)、客户(Sawhney, 1998)和流程(Jiao, Zhang, & Pokharel, 2007; Meyer,Tertzakian, & Utterback, 1997)等方面。 我们对产品平台的定义是:产品平台是指不直接参加核心价值创造,但它为用户进行价值创造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平台,能够让B端的厂商(business side)和C端(customer side)的用户聚集在一起,并主要由B端给C端提供相应服务的产品。简单的说,产品平台是自己不进行价值创造,而是为产品平台使用者提供一个平台,让其他人去进行价值创造的产品。最典型的产品平台如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Android)的手机操作系统。从技术架构(technology architecture)视角看,产品平台是一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架构,以及提供该产品或服务的底层功能的结构,作为一个平台,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增强其操作灵活性和效率,进行价值创造。 产品平台隐含的经济学理论逻辑是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 view, RBV)和动态能力观(Dynamic capability view,DCV),也就是说产品平台一方面是有价值的、稀有的和难以复制的资源运行体(Barney, 1991),另一方面它可以促进个人或厂商组织快速灵活地重组或配置其他资源(Winter, 2003)。 我们发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产品平台包括: 一是可扩展的产品平台(scalable product platform),它具有“拉伸”(stretch)组件,欧博娱乐因此产品变体具有相同的功能,但具有不同的容量,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Simpson, Maier,& Mistree, 2001)。 二是代际产品平台(generational product platform),它基于产品平台生命周期(product platform lifecycle)、产品设计生命周期和产品变型生命周期之间的区别,将产品生命周期视为快速下一代开发的基础(Wortmann &Alblas, 2009)。 三是模块化产品平台(modular product platform),这是产品平台中最主要的类型,其中产品系列中的变体是通过交换模块创建的(Meyer & Utterback, 1993)。 三、产品平台的特点 产品平台的显著特点是产品平台具有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的特征①。API又称为应用编程接口,是一组定义、程序及协议的集合,通过 API接口实现计算机软件之间的相互通信。API 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提供通用功能集。API同时也是一种中间件,为各种不同平台提供数据共享。程序设计的实践中,编程接口的设计首先要使软件系统的职责得到合理划分。良好的接口设计可以降低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依赖,提高组成单元的内聚性,降低组成单元间的耦合程度,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我们知道,产品平台的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通过操作系统的帮助,可以快速、有效和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类资源,以处理自己的程序。为使用户能方便地使用操作系统,欧博allbet操作系统又向用户提供了如下两类接口: (1)用户接口:操作系统专门为用户提供了“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通常称为用户接口。该接口支持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进行交互,即由用户向操作系统请求提供特定的服务,而系统则把服务的结果返回给用户。 (2)程序接口:操作系统向编程人员提供了“程序与操作系统的接口”,简称程序接口,又称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该接口是为程序员在编程时使用的,系统和应用程序通过这个接口,可在执行中访问系统中的资源和取得操作系统的服务,它也是程序能取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大多数操作系统的程序接口是由一组系统调用(system call)组成,每一个系统调用都是一个能完成特定功能的子程序。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普及,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站点将自身的资源开放给开发者来调用。对外提供的API 调用使得平台之间的内容关联性更强,同时这些开放的平台也为用户、开发者和中小平台带来了更大的价值。 开放API,就是开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放是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开放。平台不能靠限制用户离开来留住用户,开放的架构反而更增加了用户的粘性。在Web 2.0的浪潮到来之前,开放的API 甚至源代码主要体现在桌面应用上,越来越多的Web应用面向开发者开放了API。具备分享、标准、去中心化、开放、模块化的Web 2.0站点,在为使用者带来价值的同时,更希望通过开放的API 来让平台提供的服务拥有更大的用户群和服务访问数量。平台在推出基于开放API 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后,无需花费力气做大量的市场推广,只要提供的服务或应用出色易用,其他平台就会主动将开放API 提供的服务整合到自己的应用之中。同时,这种整合API 带来的服务应用,也会激发更多富有创意的应用产生。为了对外提供统一的API 接口,需要对开发者开放资源调用API 的平台提供开放统一的API接口环境,来帮助使用者访问平台的功能和资源。 如果说程序开放API就是说开放接口,以让其他人(用户)的程序能够调用产品平台的程序数据。就像电脑、手机等有一些USB接口,也可以说是开放了接口,有了这些接口别人就可以用它来实现插U盘、插移动硬盘、充电等之类的功能。“互联网+”的思维,在于要从把互联网当工具使用的思维,转换成把企业自己当工具,被互联网生态使用的思维。如何被他人使用?其中的关键,便在于开放API。 API早期只是供给厂商组织内部使用,但在互联网的世界中,如果开放给厂商组织以外的第三方使用,便能开发出更多的应用软件,可以达到利他与利己的目的。 例如,早期微软公司开放操作系统的API,让许多伙伴软件公司能够替微软开发应用软件,让应用系统与操作系统能够串接起来。以微软公司的视窗操作系统为例,通过Windows95、Windows97、Windows98、Windows2000、XP等版本的升级,微软公司一步步将厂商与用户引入不断升级的价值网络里,并将其“锁定”(lock-in)在这些技术标准的平台上。当然,网络参与者并非无利可图,反而是网络的受益者。因为这个平台比过去的渠道宽多了,为网络参与者之间的资源交流、知识转化与价值创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加自由的环境,而不需要经过特定的狭窄通道。又如,手机的操作系统,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Android),也可以称作产品平台。凡是可以供第三方开发者开发App供用户使用,即可以称为产品平台。又如,微信公众账号,商户可以通过公众账号给用户推送消息或其他服务。我们用的家用电脑(PC),也可以称为产品平台。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产品平台有手机的操作系统,如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Android);桌面操作系统(OS),如Unix、Mac、Windows等;个人数字助理(PDA),如Palm、Psion、Newton等;游戏操作台(Game Console),如Wii、Xbox、Playstation,等等。 四、产品平台的发展 一般来说,如果厂商组织专注于产品平台的研发与经营的战略,可以称为产品平台战略,早期的微软公司专注于Windows的研发与经营,就是著名的产品平台战略的代表。 进入云计算时代,产品平台已经从早期的开放式操作系统转变为云计算的服务器平台或者开发环境,产品平台开始向平台型产业转化。云计算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平台公司通过网络进行应用程序提供的服务称之为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平台公司通过相应的服务器平台或者开发环境作为服务进行提供,就成为了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平台公司通过提供场外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硬件,供用户租用,这种模式称为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对用户来说,可以节省了维护成本和办公场地,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利用这些硬件来运行其应用。最早推出这种商业模式的厂商是面向个人的EC站点(electronic commerce site)的巨头公司亚马逊(Amazon),它把最初为了自己公司运营用的构筑起来的云计算系统平台,进行对外出租,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操作系统和中间软件,以这样的方式提供硬件以及软件平台作为服务,供其它厂商所使用。从2006年开始 [Amazon EC][Amazon S3]开始作为云计算服务平台推向市场。 注释: ①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是一种应用程序标准接口,藉由标准化的数据交换接口,可以让不同的系统串接起来。应用程序标准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或指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应用程序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原代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参考文献: 1、Barney, J. B.(1991) Firm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99-120. 2、Eisenmann,T.R. Parker,G. and Van Alstyne, M. W.(2006) Strategies for two-sided markets.Harvard Business Review,85(10): 92-101. 3、Ghemawat, P.(2005)Regional strategies for global leadership.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3(9/10):98-108. 4、Halman, J., Hofer, A.,& Vuuren, W.(2003) Platform-driven development of product families: Linkingtheory with practic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2): 149-162. 5、Heskett,J. L. Sasser, E.W. & Schlesinger,L. A.(1997) The serviceprofit chai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6、Jiao, J., Simpson, T.W., & Siddique, Z.(2007) Product family design and platform-based productdevelopment: a state-of-the-art review.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18(1): 5-29. 7、Jiao, J., Zhang, L.,& Pokharel, S.(2007) Process platform planning for variety coordination fromdesign to production in mass customization manufactu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Engineering Management, 54: 112-129. 8、McGrath, M. E.(1995)Product Strategy for High Technology Companies. Homewood, IL: Irwin. 9、Meyer, M. H., &Utterback, J. M.(1993) The product family and the dynamics of core capability.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4(SI): 29-47. 10、Meyer, M. H., Tertzakian, P., &Utterback, J. M.(1997) Metrics for manag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context of the product family. Management Science, 43(1): 88-111. 11、Meyer, M. H. & A. Lehnerd.(1997) The power of product platforms.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2、Meyer, M. H. & Robert Seliger.(1998) Product platformsin software development.Sloan ManagementReview,40(1):61-74. 13、Meyer, M. H.(1999) The strategic integration of markets and competenc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7(6): 677. 14、Meyer, M. H. & DeTore, A.(1999) Product development forservices.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3(3): 64-76. 15、Meyer, M. H., &DeTore, A. (2001) Perspective: creating a platform-based approach fordeveloping new service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8(3):188-204. 16、Muffatto, M., &Roveda, M. (2002) Product architecture and platforms: a conceptual framewor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4(1): 1-16. 17、Robertson, D., &Ulrich, K.(1998) Planning for product platforms. MIT Sloan ManagementReview, 39(4): 19-32. 18、Sawhney, M. S. (1998)Leveraged high-variety strategies: From portfolio thinking to platformthinking.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6(1): 54-61. 19、Simpson, T. W., Maier,J. R. A., & Mistree, F.(2001) Product platform design: method andapplication. Research In Engineering Design, 13(1): 59-74. 20、Simpson, T. W.(2004)Product platform design and customization: Status and promise. AI EDAM, 18(1):3-20. 21、Sundgren,N.(1999) Introducing interface management in new productfamily development.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54(16): 40-51. 22、Tatikonda, M. V. (1999) Anempirical study of platform and deriv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6(1): 3-26. 23、Thomas, L. D. W., Autio, E., & Gann, D. M.(2014)Architectural leverage: Putting platforms in contex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8(2): 198-219. 24、Wheelwright,S.C. and Clark,K.B.(1992) Revolutionizingproduct development: Quantum leaps in speed, efficiency, and quali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 25、Winter, S. G.(2003)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10):991-995. 26、Wortmann, H., & Alblas, A.(2009) Product platform life cycles: amultiple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48(2): 188-201. [1]Wheelwright,S.C. and Clark,K.B.(1992)Revolutionizing product development: Quantum leaps in speed, efficiency, and quality.New York: The Free Press.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