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四川華蓥華蓥山經開區,欧博官网企業員工在智能車間調試新安裝的機器人。 江蘇宿遷,光電科技項目智能化生產線正在生產高端鋁制品。 從語音助手到自動駕駛汽車,從智能家居到智能城市,從完善醫療診斷到開展個性化教育……人工智能不僅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在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中也日益扮演著重要角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當前,我國人工智能蓬勃發展,正在賦能各行各業,為企業與個人的發展帶來新機遇。如何加強人工智能領域自主可控技術創新?如何探索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如何促進人工智能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相關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為深化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提升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建言獻策。 多方面發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 技術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要加快夯實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底座,強化前瞻引領性研究,力爭在人工智能前沿領域搶佔制高點。”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王志剛表示。 他建議,欧博加強人工智能與數學等相互促進,以系統思維組織跨領域的交叉研究,探索推動人工智能與量子計算等交叉融合,布局博弈智能、腦機智能等前沿方向研發。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當前,計算技術的突破讓人工智能進入了大模型時代。數據與人才,是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因素。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錢鋒建議,大力推動高校院所、企業等共享科研和產業數據,依托區塊鏈等技術,構建安全可信的數據共享平台﹔鼓勵行業用戶開放核心業務場景﹔加強算力統籌規劃,鼓勵有條件的單位貢獻剩余算力,加快構建國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 “應有序推進行業數據和基礎科學數據共享共用,建設更多高質量訓練數據集,提升算力,加快普惠算力供給。”全國政協委員李萌表示,欧博娱乐想要讓大模型在行業真正發揮價值,更高質量的數據是關鍵。 王志剛還針對人才、資金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他表示,要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培養功能,鼓勵校企、院企人才雙向流動,大力引進高水平拔尖人才團隊,建設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隊伍,構建以人才為核心的創新生態系統﹔加大金融財政支持力度,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向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和技術攻關,引導投資機構提供長周期資金支持﹔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支持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牽頭構建產業創新生態。 豐富應用場景,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人工智能的發展一端依賴於技術的進步,另一端則體現在場景應用上的拓展。“+”的后面可以是各行各業、千百場景,涉及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要求算力體系、數據要素和工業場景三位一體地整體推進,要在支撐國家戰略、驅動創新變革、服務戰略產業上,欧博allbet明確未來發展坐標,以人工智能創新場景為突破口,打造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引擎。”全國政協委員、阿裡雲創始人王堅建議,堅持以制造為根基的技術創新,對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生命科學、醫藥健康等進行梳理,定位一批對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顯著引領作用的方向,以“人工智能+”行動打造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引擎,讓中國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主陣地。 在王堅看來,准確、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需要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非營利性新型研發機構更緊密、高效的協同創新,以產業場景為突破,努力做到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認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加快培育和發展以人工智能為重要引擎的新質生產力,要注重發展通用大模型核心技術,以及特色化、差異化應用,確保國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安全。他表示,中國產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可以在企業裡選擇垂直場景,訓練專業能力的大模型。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工智能的產業應用停滯在處理一些簡單的重復性任務場景,無法理解人類意圖,難以認知任務場景,自主任務規劃、任務泛化能力弱。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朱鬆純表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加速從感知、認知、理解世界向通用人工智能躍遷。通用人工智能強調價值和數據的雙輪驅動,能有效克服這些產業落地中的問題。 朱鬆純認為,人工智能未來是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其發展依賴於不同背景和領域的研究者、開發者以及企業之間的合作。他建議,構筑人才、技術、產業、投資四大生態體系,推動通用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 賦能生產一線,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快遞物流服務千家萬戶,連接千城百業,鏈路長、覆蓋廣、數據多,是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陣地。 全國政協常委馬軍勝長期關注人工智能給物流業帶來的變化。他介紹,在快遞物流業,可以聚焦“智能客服”,提供多場景、一站式、可溯源的智慧供應鏈方案﹔聚焦“智能運行”,強化智數合一分揀處理體系建設,對運輸資源進行智能動態排布﹔聚焦“智能安全”,全程監控收轉運派情況,智慧安檢自動研判問題包裹,及時處置應對。 人工智能在物流業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這些應用不僅提高了物流業的運營效率,還優化了服務體驗。但同時,人工智能在物流業的應用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需要引起重視﹔系統鏈接難,企業間、產業間和上下游環節仍存在鴻溝﹔企業在創新研發、設備設施、高端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增多,一些企業的運營壓力較大。”馬軍勝說。 馬軍勝建議,加強頂層規劃,建立健全硬件設施、運營管理、信息規范等標准,加強對匯聚關聯數據的風險防范,引導行業及其上下游建立共享合作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資金支持、稅收優惠、試點示范等為抓手,加快無人車、無人倉、低空經濟等新模式新技術應用,加強對人工智能鏈主企業的支持,大力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重點推進大模型建設,整合政企資源共建物流供應鏈專門大語言模型,加快形成全國性物流信息數據底盤。 人工智能在賦能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也展現出巨大潛力,為汽車制造、駕駛以及整個交通系統都帶來諸多創新和發展。 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全國政協委員、廣州瑞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志強說,一方面,企業在生產制造中使用“深度學習+機器視覺技術”進行識別、定位、測量、檢測,用機器代替人眼來作判斷,提高生產的智能化程度﹔另一方面,智能數字化平台可投入產線監測系統、設備運維管理系統等,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和一致性,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近年來,汽車產業變革路徑向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縱深推進,成為人工智能及交互科技商用的重要陣地。人工智能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呈融合共生、相互促進態勢。未來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將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孫志強說。 委員們普遍認為,隻要直面問題、揚長補短、系統推進,中國完全可以掌握人工智能發展主動,搶佔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08日 18 版) (責編:衛嘉、白宇) (责任编辑:) |